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熹然说历史 2025-10-29 00:08:17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不光政府信了,连老百姓都满心期待,当地媒体更是天天喊这会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结果,一场空无一物的梦,把整个立陶宛带进了死胡同。 四年前,立陶宛拍胸脯说要当美国马前卒,结果被忽悠瘸了。美台画的芯片工厂大饼到现在还是个饼,立陶宛却把和中国的关系搞砸了,经济直接垮掉。现在新上任的总理帕卢茨卡斯终于承认当年就是个错误,但想回头哪有那么容易? 说起这事,还得从2021年开始讲。那时候立陶宛脑子一热,非要跟着美国混,在台湾问题上跳脚,允许台当局在维尔纽斯设立所谓”台湾代表处”。当时立陶宛政府官员个个都觉得自己捡到宝了,以为抱上美国大腿就能发财致富。 2021年11月18日,“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正式成立。台当局那边也配合着演戏,承诺要在立陶宛建五座芯片工厂,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立陶宛媒体更是天天吹这会是”立陶宛的黄金机遇”,好像明天就要变成欧洲的硅谷似的。 可现实是什么?台当局最开始只掏了650万欧元,后来追加到1400万欧元,听着挺多,但建芯片工厂是什么概念?这点钱连个零头都不够。更搞笑的是,台方后来还提出要立陶宛自己建200兆瓦的供电系统。要知道,立陶宛全国工业用电总量才63兆瓦,这不是明摆着耍人吗? 中方的反制措施来得又快又狠。面对立陶宛的恶意动作及挑衅,中方随即不断升级反制措施,将与立陶宛双边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此外,中国海关总署还暂停了立陶宛牛肉的进口申报,并对产自立陶宛的朗姆酒、啤酒、巧克力等产品实施了进口限制。 这下立陶宛可傻眼了。乳制品、木材、电子元件这些主要出口产品全被卡住,经济数据一个比一个难看。2021年立陶宛对华出口衰退16.8%,2022年更是暴跌78.3%。中欧班列也不走立陶宛了,原本这块业务能占当地服务业GDP的7%以上,现在全没了。 立陶宛政府这时候慌了,赶紧跑去找欧盟求救。结果欧盟压根不买账,觉得这是立陶宛自己惹出来的麻烦,让他们自己解决。美国那边也是光说不练,除了嘴上支持,实际帮助一点没有。 经济撑不住,政治自然就不稳了。2024年立陶宛议会选举,社会民主党大获全胜,右翼政府直接垮台。帕卢茨卡斯作为该党副主席被提名为社民党总理候选人。选举结束后,作为社会民主党副党魁的帕卢茨卡斯被议会推举为立陶宛总理,并于同年12月12日就任。 这位新总理上台后倒是识时务,早前他曾称,上任后其领导政府将寻求恢复与中国大陆的全面外交关系,修复因台当局在维尔纽斯开设所谓”台湾代表处”而造成的裂痕。他还直接承认设立”台湾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 但这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帕卢茨卡斯本身就是个有前科的政客,2012年因为”老鼠药丑闻”被判滥用职权,还被罚了1.65万欧元。上台后没多久又被曝出各种商业丑闻,最后在2025年7月31日被迫辞职。 更搞笑的是,当地时间1月7日,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否认了上任前”将寻求恢复与中国全面的外交关系”的说法,称其言论被”过度解读”,并强调恢复两国关系将”充满坎坷”。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典型的政治投机。 四年下来,立陶宛到底损失了什么?根据各方统计,总共亏了32亿欧元,1.2万个高端岗位消失,六成技术工人跑到别的国家打工。1300多家企业倒闭,GDP连续下跌,通胀率飙到22.4%,失业率达到7.9%。 现在立陶宛想修复对华关系,但态度还是很暧昧,一方面说要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肯放弃”台湾代表处”。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想要恢复关系,就必须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正轨上来。 说到底,立陶宛这四年就是活生生的教训。小国跟着大国瞎起哄,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美台画的饼再香,也填不饱肚子。丢了中国这个大市场,什么芯片工厂、黄金机遇都是空中楼阁。现在想回头,代价已经付出了,信任也破坏了,哪有那么容易修复? 立陶宛这四年的折腾,够写进教科书了。跟风站队容易,收拾残局难。现在后悔有用吗?你觉得立陶宛还能重新赢得中国信任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说说小国在大国博弈中该如何自处。

0 阅读:4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