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自曝缴获中国PL-15E残骸!美日法争相合作,印度真能山寨出“山寨版”导弹?

山河蕴含力量 2025-10-28 10:30:46

印媒这次还真没吹牛,日本、法国和美国都对这枚PL-15E导弹的残骸确实很感兴趣!这个事情是10月19日印媒《欧亚时报》先炒起来的,10月25日,美媒《国家利益》也下场了,再后就是国内的《环球时报》也发表了标题为“准备仿制,印度承认中国PL-15E是款好武器”的报道。 问题来了,印度真能根据残骸复制出PL-15E导弹吗? 假如复制成功,印度版PL-15E可能得性能数据会如何? 首先第一个问题,这个新闻间接的证明了一点巴基斯坦5月7日空战的战果,据巴基斯坦公开的数据以及各大媒体的报道,在今年5月7日凌晨的印巴空战中,印度方面被击落7架战机,击伤4架,总共毁伤11架。同时巴方还公布了空战通话记录以及印度方面飞行员伤亡名单。 印度方面死不承认,并且还全球宣讲印度空军取得的胜利,即使是英国空军媒体的详细报道也是一口咬定印度胜了!然而这次印媒却爆出印度准备逆向研发这枚掉落在印度境内的PL-15E导弹,这不是承认PL-15E导弹优秀么,要不然捡到了也不过是一堆垃圾而已。 第二点,印度真捡到了PL-15E的完整残骸? 这个确实没法证明,但从公开的报道而言,在所有公开的导弹残骸中,有完整的弹体,也有导引头雷达碎片,被印媒当成完整导弹的那张照片被确认只是导弹的弹体而已,弹头与导引头已经在爆炸中被炸飞。 之所以看起来像一枚完整的导弹,那是因为PL-15E的导弹比较长,并且中部弹翼前方还有很长的一截,因此在弹头爆炸之后的残骸依然看着像一枚完整的导弹,但其实这枚导弹早就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这个空壳有没有价值?当然是有了,比如PL-15E的过载在30g到60g左右,弹体的结构强度非常关键,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用来参考,另外弹翼的随动系统,比如电机技术等都可以参考,另外弹体后部还有完整的双脉冲发动机尾喷管与外壳,能保证最高过载下的弹体强度,又能保证弹体能耐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的高温,肯定是可以参考的。 还有则是导引头的雷达天线碎片,从公开的照片来看,导引头已经被炸碎了,天线仅剩下基底,看不出T/R单元是否还有残留,如果有,那对印度的氮化镓T/R单元研发还是有帮助的,导引头电路设计应该没有完整版了,在弹头强大的冲击力下,大部分电路板应该已经解体了,或许有部分IC还保留了下来,但可能已经不完整了。 印媒报道称日本、法国和美国都对这枚PL-15E导弹的残骸确实很感兴趣!答案却是如此,因为迄今为止只有中国实现了空空导弹上的双脉冲发动机,同时还有氮化镓主动相控阵雷达以及A射B导的数据链,如果印度能获得完整的PL-15E,估计日本、法国和美国应该开出高价或者已经在和印度合作了。 第三点,假如印度获取了完整的PL-15E导弹,那么印度真能复制出印度版PL-15E吗? 先来分析下,印度通过这枚完整的导弹能获得什么?这枚导弹虽然完整,但已经过发射,因此印度无法获得的部分有如下几个技术: 双脉冲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成分:这个非常关键,是高能燃烧剂的成分信息 火箭发动机燃料之间的隔垫:这个更关键,随意控制两次点火间隔,还不会影响发动机西能能; 通过内壁残留的燃烧后成分,大致能反推出之前的成分,但要精确掌握成分与配比是不可能的,所以印度无法逆向研发出燃料;火箭发动机燃料之间的隔垫已经随着燃烧排出导弹尾部,所以也不能或者这个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最关键部分是无法获取的。 那么能获得的部分有哪些信息呢?弹翼结构、弹体结构、导引头的详细电路设计与IC芯片型号等,还有氮化镓雷达天线,整流罩设计等 这些关键设备当中最重要无疑是导引头的芯片与电路设计,从理论上来看,关键部位电路可以设计防拆,比如设计小型自毁装置,比如存储芯片位置,一旦未经授权的开启就会引发一次小型爆炸,将电路炸毁。如果因为坠毁导致电路损坏,那么还有二次防拆设计,比如CPU与存储芯片等键芯片内设计自毁结构,一旦未经授权读取或者开启封装,那么光敏或者空敏结构将会即刻启动毁掉芯片内部结构。 从理论上来看印度可以获得导弹的导引头架构设计,电路设计,但无法获得芯片设计以及内置操作系统,不过就算是获取了也无法山寨出真正的PL-15E完整版。因为PL-15E的一个空战体系的末端执行者,差不多就是整个体系100%中的10%都不到的部分,就算给印度全套的PL-15E技术依然不能设计出这套体系,因为中国从研发到完整这套“全域作战”体系,至少也用了几十年,需要太多的技术体系,印度的技术短期内还做不到这点。 不过氮化镓T/R单元技术印度倒是能学到一点,这个最抗炸了,而且也很难设计自毁,但是镓这玩意儿大部分都是中国控制的,印度搞出来了又如何呢?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