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国家砸钱十年搞创新药,这4大方向先吃红利!
创新药迎来国家级大礼包!曹雪涛院士重磅宣布,2025年新一轮“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正式启动,目标直指2035年建成世界新药创制中心,这波政策红利下,这些赛道要重点盯紧!
上一轮专项直接推动我国新药从“仿”到“创”,泽布替尼、丁苯酞等明星药都是专项培育的成果。而新一轮专项更精准,直指FIC原创药不足、国际临床布局弱等痛点,还拿出“两总两办”架构、企业主导研发等四大创新机制保驾护航,资金和资源会更集中高效。
🔥 四大受益方向,资金已提前瞄准?
1. FIC原创新药龙头:政策直接“喂饭”
专项明确重点支持原创新药,手握丰富管线的龙头最受益。像君实生物,其特瑞普利单抗获上一轮专项支持,如今已在35国获批;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更是专项成果出海典范,这类有FIC突破能力的企业将持续获得资源倾斜。
2. AI制药+新技术赛道:踩中政策风口
2025-2026年指南明确聚焦AI靶点发现、通用型CAR-T等新技术。复宏汉霖已联手深势科技搞AI辅助研发,泰恩康专攻AI赋能的皮肤病FIC创新药,这些提前布局新技术的企业将抢占先机。
3. CRO/CDMO产业链:订单量要爆增
企业主导研发+创新药热潮,必然带动研发服务需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龙头早已深度参与专项项目,随着新药研发提速,它们的保荐、临床、生产服务订单会水涨船高。
4. 出海型药企:政策帮破“卡脖子”难题
针对国际临床占比不足的问题,专项将强化协同支持。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此前已获南向资金重点加仓,未来在国际多中心临床布局上获政策助力,出海进程会加速。
从北向资金扫货港股创新药ETF,到恒瑞医药百亿级License-out合作落地,市场对创新药的关注度已在升温。国家级专项加持下,优质标的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