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 “刑期” 已到!从李成钢口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刚刚结束在吉隆坡的中美经贸会谈已经取得了初步共识,中美贸易之战不出意外会在近期落幕。 10 月 26 日,吉隆坡谈判闭幕后的新闻通气会上,中方代表李成钢透露出关键信号。 他提到双方达成 “初步框架性协议”,美方已明确取消原计划 11 月 1 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关税的方案。 这一结果超出外界预期,也让此前紧跟美国对华限制步伐的荷兰,陷入战略被动。 中美走向缓和的逻辑早已清晰。 贸易战本质是双刃剑,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加征关税已让美国制造业成本上升 12%,零售物价指数连续 18 个月高于警戒线。 更关键的是,美方手上除了叠加关税已无牌可打 —— 当税率足以引发贸易脱钩时,加征 100% 与 1000% 的效果没区别。 特朗普急于在大选前拿外交成果,化解国内经济压力,谈判妥协成了必然。 美方战略重心转移,最先抛弃的就是荷兰这样的 “棋子”。 美国债务总额超 38 万亿美元,对中国日均进口达 10 亿美元,根本承受不起为他国与中国撕破脸的代价。 吉隆坡谈判中,美方主动在高端技术出口领域松口,核心诉求是换中方在芬太尼监管上的合作,荷兰的利益显然不在优先列表里。 荷兰此前的操作,早为今日困境埋了伏笔。 半导体领域,ASML 在美方压力下,2024 年起暂停向中国出口 EUV 光刻机,还限制先进型号 DUV 光刻机销售。 更让中方不满的是,荷兰政府以 “国家安全” 为由,给中资收购的安世半导体设了多重障碍,多次拖延技术授权审批。 当时荷兰政界喊着 “与盟友保持一致”,压根没顾上自家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中国是荷兰第三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达 1200 亿欧元,半导体设备与农产品占比超 40%。 ASML 2024 年财报藏不住苦头: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 35% 跌到 18%,净利润直接下滑 22%。 农产品出口商更慌 —— 中国曾是荷兰奶酪、花卉最大海外市场,2025 年上半年对华出口同比降了 31%,相关行业早给政府施压好几次了。 中方的反制手段早备好了,还全打在荷兰经济命脉上。 2025 年 7 月,中国给进口光刻机关键零部件加了更严的质量检测,ASML 部分 DUV 设备因 “不符合规范” 被延迟清关。 针对安世半导体的限制,中方直接卡了稀土精炼环节 —— 荷兰半导体产业 80% 的稀土加工材料都从中国进。 这些动作没大张旗鼓,可荷兰相关产业早尝到了疼。 中美谈判的成果,更让荷兰的牵制成了笑话。 吉隆坡会谈里,美方已同意放宽部分高端技术出口限制,《华尔街日报》透露,半导体设备管制松动已写进 “框架性协议”。 这等于美国亲手废了荷兰的筹码。 人家自己都松绑了,荷兰还硬撑着,只能沦为国际笑柄。 荷兰国内早吵翻了。 ASML CEO 傅恪礼 10 月 25 日公开说,“脱离中国市场的技术发展不现实”,呼吁政府重估对华政策。 荷兰议会贸易委员会上周闭门会,有议员直骂 “别让美国的错绑架荷兰经济”。 可政府还没转过弯,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 10 月 26 日仍在喊 “与北约盟友一致”,这种滞后只会亏得更多。 反观中方,从头到尾握着主动权。 吉隆坡谈判里,中方把稀土牌捏得死死的 —— 全球 80% 以上的稀土精炼能力在中国,美国军工对中国稀土依赖度高达 88%。 就算荷兰接着闹,中方也能通过稀土供应链施压,还不影响中美协议推进。 对美国来说,军工稳定可比荷兰的诉求重要多了。 市场早给出了答案。 10 月 27 日,荷兰阿姆斯特丹股市半导体板块开盘跌 3.7%,ASML 股价创半年新低。 反观中国 A 股半导体设备板块,逆势涨了 2.1%,投资者早看清了中美缓和的趋势。 《新鹿特丹商报》说得实在:“荷兰为选错边买单,美国可不会补钱。 荷兰的 “刑期”,说到底是战略误判的下场。 在中美博弈里,它把自己当 “关键玩家”,忘了其实就是颗 “棋子”。 美国为了核心利益和中国握手,荷兰之前的卖力表演,最后全变成了捆自己的枷锁。 10 月 27 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被问起中荷经贸关系,就说了句 “希望相关国家别人为设贸易障碍”。 这话听着温和,背后全是手握主动权的从容。 荷兰要是不赶紧调对华政策,只会丢更多市场,美国可不会替它扛损失。 中美贸易战落幕,正重塑全球经贸格局。 那些盲目选边的国家早该明白:大国棋盘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信源:李成钢:中美就稳妥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北晚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