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布,半小时内在南海连摔两机。 10月26日下午2点45 分左右,先是隶属于HSM-73“战斗猫”中队的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在执行常规任务时于南海坠海;紧接着,仅过30分钟,VFA-22“战斗红鸡”中队的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在“尼米兹”号航母起降过程中坠落。两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所有机组均被成功救起,但密集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仍让舆论哗然。 美军官方回应称,事故“与敌对行动无关”,属于训练中的意外,具体原因正在调查。然而,外界并不打算轻易相信这只是“巧合”。 有网友指出:“一架出事可能是意外,两架接连掉海,是不是该查查训练强度和装备状态了?”还有人调侃:“南海的风浪没打沉飞机,自己先‘操作失误’了?” 近年来,美军在西太平洋频繁调动,航母战斗群轮番进出南海,进行所谓“自由航行”和高强度演训。这种长期高压部署,是否已让舰机和人员处于“超负荷”状态,值得深思。有军事观察者分析,舰载机起降本就是高风险作业,尤其在高温、高湿、高盐的南海环境下,机械故障或人为疏忽的概率本就上升,若再叠加疲劳作战,风险只会更高。 更有人质疑:频繁到敏感海域“刷存在感”,究竟是维护“航行自由”,还是在制造新的安全隐患?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不乐见任何人员伤亡,但也必须提醒:军事活动不是游戏,每一次冒险都可能付出代价。与其在别国周边频繁挑衅,不如多把精力放在提升安全管理和战略克制上。 南海不是谁的“练兵场”,和平稳定需要各方共同维护。希望此类事故能给某些国家提个醒:收敛锋芒,尊重规则,才是长久安全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