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陈毅被叛徒陈宏诱骗下山,陈毅下山后因口渴,向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少妇

悠然话史 2025-10-27 11:38:35

1937年4月,陈毅被叛徒陈宏诱骗下山,陈毅下山后因口渴,向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少妇讨水喝,谁知少妇竟是叛徒妻子,叛徒妻子的一句方言,竟救了陈毅的命。   1937 年江西梅岭,陈毅攥着搪瓷碗僵在洗衣妇院前。   刚喝下的水差点呛到,少妇那句赣南话还在耳边转。   “去团部了” 被听成 “糖铺”,这误听让他后颈冒冷汗。   广启安糖铺是秘密联络点,家属怎会知道? 1962 年北京,陈毅坐在书房翻旧照片,指着梅岭地形图。   “当年若没听错那句话,我早成了国民党的阶下囚。 ” 子女围在旁边,听他讲那段改变命运的讨水经历。   窗外的梧桐叶飘落,似在呼应几十年前的梅岭风。   回到 1937 年,陈毅和黄赞龙往县城走时,竹杖敲着山路。   联络员陈宏送来的信揣在怀里,字里行间是 “中央特派员”。   失联三年的游击队,早盼着能和组织重新联系。   可陈毅越走越犹豫,“好事来得太急,总觉得不踏实”。   他没料到,陈宏一个月前已落在叛徒龚楚手里。   龚楚曾任红军高级将领,叛变后专找老部下 “算账”。   先是严刑拷打,见陈宏不服,就提他老婆孩子。   “你不配合,全家都得死在这。” 陈宏终究没扛住。   按龚楚的吩咐,陈宏伪造中央来信,把接头点定在城南饭店。   饭店里埋伏了一个排的国民党兵,枪都上了膛。   只等陈毅进门,就立刻围上来,让他插翅难飞。   陈宏还觉得不够,又约在自家附近碰面,想双保险。   走到陈宏家附近,陈毅嗓子干得冒烟,看见院里的洗衣妇。   “同志,能讨碗水喝吗?” 他尽量让语气听起来随意。   少妇起身舀水,陈毅接过碗,顺口问 “陈宏在家吗”。   “去团部了”,少妇的赣南话裹着水汽,飘进陈毅耳朵。   “团部” 和 “糖铺” 在方言里发音相近,陈毅当场愣住。   广启安糖铺是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除了队员没人知道。   他悄悄碰了碰黄赞龙的胳膊,两人放下碗就往糖铺走。   “得去看看,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还没到糖铺,就看见门口站着国民党兵,来回踱步。   平时人来人往的铺子,此刻门窗紧闭,连个伙计都没有。   陈毅拉着黄赞龙拐进旁边的茶馆,心怦怦直跳。   刚坐下,糖铺伙计老曾就冲了进来,脸色煞白。   “陈司令,快走!陈宏叛变了,他们在等你上钩!” 老曾的声音压得极低,手还在不停发抖。   陈毅立刻起身,和黄赞龙分头往山上跑。   茶馆老板看出不对劲,赶紧把他们用过的茶杯收起来。   城南饭店里,陈宏左等右等不见人,急得直跺脚。   “难道他发现了?” 龚楚一拍桌子,“搜山!必须抓住他!” 国民党兵扛着枪往梅岭赶,却不知哨兵早看见了他们。   警笛声在山谷里响起,游击队迅速钻进密林。   敌人搜不到人,气得放火烧山,火苗顺着风往树林里窜。   陈毅躲在岩石后面,看着浓烟滚滚,心里捏了把汗。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暗下来,豆大的雨点砸下来。   火被浇灭,敌人骂骂咧咧地撤了,嘴里还喊着 “倒霉”。   1947 年,陈毅站在新四军的练兵场上,看着整齐的队伍。   当年不到万人的游击队,如今已发展到二十多万人。   他想起梅岭的那场雨,想起那个洗衣妇的方言。   “是老百姓的无意之举,也是革命的运气,帮我们闯过难关。”   1962 年的书房里,陈毅把旧照片递给子女。   “你们要记住,革命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细节能定生死。”   他还特意提到那个洗衣妇,“她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救了我”。   窗外的风还在吹,带着岁月的温度,拂过泛黄的书页。   如今,梅岭的山路上,偶尔会有游客驻足,听导游讲这段往事。   广启安糖铺的旧址虽已不是当年模样,却立了块纪念牌。   上面写着 “方言救险处”,提醒人们那段惊险的历史。   而陈毅的故事,也随着梅岭的风,一代代传了下来。     信源:人民网党史频道——陈毅:没有参加长征的元帅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