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桌外的真相:特朗普的100%关税恐吓,为何最终没敢真出手? 美媒感叹:这一回,美国真的“投降”了 这几天,中美在吉隆坡的经贸磋商有了新进展。美方公开说“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关税”,不少人松口气,觉得美国让步了。但仔细一想,这哪是让步?这分明是特朗普政府自己把虚张声势的牌打烂了。 1. 100%关税?本来就是纸老虎 特朗普上台后,关税大棒挥得响,但这次喊出“100%”,明眼人都知道是谈判前施压的老套路。为什么他不敢真加?因为美国自己扛不住。现在美国通胀压力大,企业成本高,老百姓日子紧,再加100%关税,美国超市的物价得涨成什么样?到时候老百姓骂的不是中国,是白宫。所以,这不是美方发善心,而是他们算清了账——这牌打出去,先伤的是自己。 2. 中国的底气:稀土、市场与制造链 美方在谈判中提稀土,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军工、科技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但中国早就说了,稀土不是不能卖,得看用途。你拿去造导弹打舆论战,那我们得掂量;你要是民用、商用,可以谈。这就是中国的智慧:不卡死,但也不白给。 再说船舶收费、高科技出口限制,美国想用这些卡中国脖子,结果呢?中国自己造船业崛起,高科技研发加速,你越卡,我们越要自力更生。这些年华为、比亚迪的突破就是例子。 3. 特朗普的“人设”:老狐狸的算盘 有人说特朗普是狼,是狐狸,其实他更像个精明的生意人。看起来张牙舞爪,其实心里门儿清:和中国彻底闹翻,美国企业、农场主第一个不干。大豆卖不出去,芯片堆在仓库,谁吃亏?所以这次吉隆坡谈完,他马上对外说“能有全面协议”,无非是想给国内交代,顺便给自己竞选攒点筹码。 4. 下一步怎么看? 现在双方说“履行国内批准程序”,其实就是各自回去消化。中国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比如美国得先取消船舶无理收费、放宽高科技出口,咱们才可能谈稀土细节。至于买大豆、芬太尼合作,那是后话。 别忘了,APEC会议快开了,中美领导人可能碰面。如果美国还想玩“一边打压一边合作”的把戏,中国不会接招。我们的态度很明确: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国际博弈就像下棋,虚张声势没用,最终得看实力和智慧。特朗普的100%关税恐吓,雷声大雨点小,反而让世界看清了谁的底气更足。对中国来说,发展是自己的事,不管美国出什么牌,稳住节奏、做好自己的事,才是硬道理。 爆料 分享今日的感悟 注:取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