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还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1908年深秋,紫禁城

熹然说历史 2025-10-26 23:51:44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还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1908年深秋,紫禁城接连传出两个惊人消息。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绪帝在瀛台去世,不到24小时后,74岁的慈禧太后也在仪鸾殿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对政治上势不两立的母子,为何会在一天之内相继离世?掌权近半个世纪的女强人,真的是病死的吗? 叶赫那拉氏,1835年出生于北京,1852年入宫被封为兰贵人。1856年生下皇长子载淳后步步高升,1861年咸丰帝去世,她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夺权。从那时起,这个二十六岁的女人就开始了长达四十七年的掌权生涯。 她的权力有多大?可以这么说,清朝后期几乎所有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她点头。同治帝死后,她选了四岁的光绪继位,继续垂帘听政。表面上光绪是皇帝,实际上慈禧才是真正说了算的那个人。 光绪长大后想要变法图强,这本来是好事。1898年6月开始的戊戌变法,涉及经济、军事、教育多个领域。可问题在于,变法触动了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利益。更要命的是,光绪想借变法夺回实权。三个多月后,慈禧发动政变,软禁光绪于瀛台,杀害谭嗣同等六人。 瀛台位于中南海,四面环水,只有一座木桥通往岸边。光绪从此成了笼中之鸟,每天只能眺望远方。他的居所年久失修,四处透风,冬天连炉火都没有。食物大多腐臭,想添个菜都要先请示慈禧。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 到了1908年,慈禧的身体已经不行了。这一年她传召太医的次数明显增多,各种病症接踵而来。她自己也知道时日无多,可万万没想到,光绪会比她先走一步。 1908年11月14日傍晚,被囚禁的光绪帝突然去世,年仅38岁。2008年科学家通过检测遗体头发,证实他死于砒霜中毒。关于是谁下的毒,说法很多,但慈禧脱不了干系。有太监回忆说,光绪死前一天还好好的,用了一剂药就不行了。 光绪的死讯传来,慈禧强撑着开始处理后事。她立即下旨,让醇亲王载沣年仅两岁多的儿子溥仪继位。选这么小的孩子当皇帝,还是老套路——好控制。她还召集大臣商议丧仪,安排入殓事宜。 可是这一整夜的操劳,彻底击垮了她本就虚弱的身体。11月15日下午,慈禧在仪鸾殿去世,享年74岁。早上还在为光绪的丧事忙碌,下午自己就被换上了寿衣。 两位帝后在不到二十小时内相继离世,整个朝廷顿时慌了神。京城内外议论纷纷,都说这事太蹊跷。一个38岁的壮年,一个74岁的老人,政治上是死对头,却前后脚离开人世,怎么看都不像巧合。 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慈禧知道自己不行了,担心死后光绪重新掌权,会清算她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干脆先下手为强。还有说法是太监李莲英害怕光绪秋后算账,自作主张下的毒。也有人说是袁世凯送来的毒药。真相如何,已经没人能说清了。 1908年12月,溥仪正式即位,改元宣统。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灭亡。慈禧绝对想不到,她费尽心机维护的王朝,在她死后三年就土崩瓦解了。 回顾慈禧这一生,她确实有过人的政治手腕。辛酉政变、镇压太平天国、洋务运动,都有她的影子。但她也犯下了太多错误。镇压维新变法,导致改革失败;盲目向八国联军宣战,引来更大的灾难;任人唯亲,排除异己,让清朝一步步走向衰亡。 更讽刺的是,她掌权近半个世纪,最后一天还在为权力布局——选个幼童继位,让儿子的父亲摄政。可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三年后,这个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就彻底完了。 有人说慈禧是清朝的罪人,也有人说她只是时代的产物。但不管怎么评价,有一点是肯定的:她的所作所为,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当一个统治者只顾着维护自己的权力,而不顾国家和百姓的死活时,这个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光绪和慈禧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前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两个政治宿敌相继离世,这到底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您怎么看这段历史?欢迎在评论区说说您的看法。

0 阅读:47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