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对赌!让多少企业家丢了自己的企业。 商业对赌协议作为投融资领域的常见工具,

大亮看看山 2025-10-26 17:31:57

商业对赌!让多少企业家丢了自己的企业。 商业对赌协议作为投融资领域的常见工具,其中既有善意对赌,也有恶意对赌。 部分投资机构利用“高估值诱惑”诱导企业家签署对赌协议,让对赌协议的博弈逻辑从“业绩补偿”演变为“控制权争夺”。 最有名的商业对赌失败案例。 一是俏江兰,2008年,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引入鼎晖投资2亿元,约定2012年前完成上市,否则需回购股份。但因A股餐饮行业IPO暂停、港股遇冷等因素,上市计划失败。最后创始人张兰失去了俏江南。 二是万达,万达更是经历了三次对赌,但都以失败告终。 第1次对赌(2016年):万达商业从港股退市时承诺2018年8月前A股上市,否则支付12%和10%的利息。因房地产行业监管收紧,上市失败。 第2次对赌(2018年):引入腾讯、苏宁等340亿元战投,延长上市期限至2023年10月,回购成本进一步提高。 第3次对赌(2021年):为拆分珠海万达商管上市,引入380亿元融资,承诺2023年底前完成港股上市,否则按8%年利率回购。 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四次冲击港股均失败,触发380亿元回购压力。 王健林被迫出售万达广场、酒店、股权等资产,累计套现超千亿元,个人财富从1408.4亿元缩水至588.1亿元。2025年,万达因7702万元股权冻结及多起仲裁纠纷,资金链危机进一步暴露。 甚至让万达与万科这两家模范生房企也陷入了利益纠纷。 商业对赌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企业家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身体根基送上了赌桌。 最近20年,有不少企业家因为“一纸对赌”葬送了自己的企业。 需谨慎! 万科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大亮看看山

大亮看看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