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岁到70岁,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为何往上走

数据读城 2025-10-26 17:23:36

日本东京街头上,满头白发的出租车司机,手里的方向盘已经握了数十年;德国斯图加特汽车工厂里,身手不再矫健的流水线工人身边,年轻工友越来越少。如今的全球职场,“爷爷奶奶辈”的打工人越来越常见。固然他们热爱工作,退休年龄这根线,也被全球范围的老龄化浪潮越拉越长。 从65岁直奔73岁,发达国家真的领先一步了 率先提高退休年龄的,是老龄化更为严重一些的部分发达国家。他们的对策往往比较直接,把法定退休年龄往上提一提,合规的劳动力就出来了。 日本在这一波的延迟退休潮里,先行一步。2025年,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但早在2021年,日本已经允许员工自愿延迟到70岁再退休。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日本70至74岁的男性,就业率超过40%,比10年前翻了一番。很多日本老人的基础养老金,并不足以支付房租和医药费,于是只能继续工作。 欧洲的“经济火车头”德国,在今年10月提出了73岁退休方案,一举超过丹麦,成为全欧洲退休年龄最大的国家。德国经济部表示,将在2060年把本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6岁,逐步延迟到73岁,根据公布的相关时间节点,2030年时提至69岁,2035年提至71岁。德国其实也很无奈,如今每2.3个德国劳动者就要养1个老人,2023年的养老金缺口已经超过600亿欧元,到2027年,将进一步扩大至1200亿欧元以上。 可以随意调整非农数据的美国,也加入了调整退休年龄的队伍。美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7岁,但美国社保署已经在制定方案,要把退休年龄一点点往后延迟。因为,美国的社保信托基金已经亮起了红灯,按现在的发放水平和速度,到2033年,该基金将见底。 中国和韩国,延迟退休的步子迈得更稳一些稳 跟上述国家相比,中国和韩国调整退休年龄的举措,要谨慎很多,虽然两国的延迟退休也将不可避免,但步子始终迈得很稳。 中国于2025年1月正式启动弹性退休,给延迟退休定了调。根据方案,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延迟到63岁,女工人从50岁延迟到55岁,女干部从55岁延迟到58岁。特意留出了一定的弹性空间,比如1972年出生的男职工,法定62岁退休,既可以选择60岁提前退休,也能跟单位协商,延迟到65岁退休。 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因为有特殊的国情存在。比如,我国的制造业、建筑业等领域,还有大量的体力劳动者,需要充分为他们考虑。但按照我国的老年抚养比,将在2055年达到50%来算,未来的退休年龄还是要往65岁以上走。 韩国2025年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但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已经到了62.8岁。据韩国统计厅的预测,到2030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5%。对此,韩国已经放出了风声,要在2030年,把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慢慢往70岁靠拢。 步子迈得再小,也得考虑大的趋势 对于不少经济体来说,延迟退休就是大势所趋。因为,如果不延迟退休,养老金的池子可能会撑不住,而延迟退休推进的太快也不妥当,会导致出现年轻人的就业和体力劳动者的生计问题。 不管具体做法是激进一些还是保守一些,很多经济体都在探索如何实现弹性退休,但执行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日本目前70岁以上的银发员工里,工程师、会计的数量占了37%,而体力劳动者不到10%,不是不想干,而是身体情况真的不允许。 此外,虽然多数国家都在推动男女同年龄退休,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这一点。 自愿延迟退休方面则是见仁见智了,来看有关国家的养老金设计,比如在日本,70岁退休比65岁退休,每月的养老金能多拿40%。 以小见大,日本高达29.3%的老龄化率,德国超过1200亿欧元的养老金缺口,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劳动力不够用了,养老金不够发了。据预测,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平均退休年龄,在2050年将普遍超过70岁,现在来看,这个时间很可能会提前。 或许,再过5至10年,70岁还在上班,会像现在60岁在上班一样平常。

0 阅读:23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