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失联一周,全家急疯!结果在奶奶家空房里玩手机? 安徽蚌埠出了件让人又气又后怕的事儿,13岁女孩突然失联,全家找了整整一周,最后发现人竟躲在奶奶家空房里,一门心思玩手机。 这姑娘10月18号没打招呼就离家了,可把家里人急坏了。妈妈杨女士发动亲戚朋友到处找,报警调监控,连附近的河沟、树林都搜遍了,愣是没见着人影。 一周过去,家里人都快崩溃了,谁也没想到,最后在孩子奶奶家的空房间里找到了她。推门一看,姑娘正抱着手机玩得入神,身上又脏又乱,跟前堆着零食袋子。 杨女士后来才弄明白,事儿的根儿在手机上。之前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总打瞌睡,一问才知道,姑娘天天半夜躲被窝里玩手机,熬到凌晨才睡,她就把手机给没收了。 不让玩手机,孩子直接急了,趁家里不注意就跑了。知道奶奶白天常出门,就躲进奶奶家空房,等奶奶一走就出来找吃的,晚上就窝在屋里刷手机,把全家人都蒙在鼓里。 你说这孩子心多大,就为了玩个手机,让全家担惊受怕一周,万一真出点啥事儿,后悔都来不及。可这事儿还真不是个例,好多孩子为了手机啥招都敢使。 北京有个13岁男孩,暑假里除了吃饭就是抱着手机玩,凌晨四五点才睡,中午才起床,硬生生把自己关成了“宅男”,亲妈怎么说都不管用。 还有个初二学生,为了玩游戏,花一千块买了个成人账号绕开防沉迷系统,天天抱着手机,吃饭都得一只手扒拉饭,另一只手操作屏幕。 更离谱的是,有孩子玩游戏输了当场魔怔,对着自己脸狂扇耳光,妈妈在旁边怎么骂,他都跟没听见似的,眼里就剩手机屏幕了。 为啥现在的孩子这么迷手机?一方面是手机里的游戏、短视频太吸引人,孩子自制力差,一沾上就容易陷进去。另一方面,不少孩子用家长账号,或者租号买号,防沉迷系统根本管不住。 还有些家长忙起来就把手机当“电子保姆”,孩子一闹就给手机哄着,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把手机当成了离不开的东西,一旦被限制就容易极端反抗。 其实管孩子玩手机有章法,硬堵不如巧疏。首先得跟孩子定好规矩,比如每天玩多久、啥时候能玩,说好的就得算话,不能轻易妥协。 然后家长得做好榜样,别自己抱着手机刷不停,却逼着孩子放下。可以多带孩子出门逛逛,打球、爬山,用现实里的乐趣替代手机的吸引力。 要是发现孩子熬夜玩手机,别上来就骂,得好好聊聊,看看是沉迷游戏还是在跟同学社交,找到根儿才能解决问题。像杨女士那样直接没收,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手机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可一旦没了节制,就容易毁了孩子的专注力、视力,甚至让他们连亲情都不顾了。这姑娘躲起来玩手机,看似是小事,实则是沉迷的信号。 养孩子就像放风筝,既要给点自由,也得攥紧线。手机的规矩立好了,孩子才能既享受科技的便利,又不会被手机牵着鼻子走。 你家孩子玩手机有节制吗?要是遇上孩子沉迷手机,你是强硬禁止还是慢慢引导?你觉得这事儿怪孩子不懂事,还是家长方法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