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日本一击!2025年10月24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正式承认,冲绳人民

白虎简科 2025-10-26 16:04:59

中国给日本一击!2025年10月24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正式承认,冲绳人民为“原住民”! 一场发生在10月9日的联合国会议,因为一个词的出现,瞬间搅动了东亚的舆论风暴。 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在发言中,明确地将冲绳人民界定为“原住民”时,这不啻于投下了一颗精准的炸弹。 日本媒体几乎是立刻“炸了锅”,因为他们明白,这远非一次普通的外交表态。 “原住民”这三个字,绝非轻飘飘的文化标签,它背后是一整套沉甸甸的国际法工具。 一旦这个身份被确立,就意味着土地、文化等一系列权利应受到保护,甚至触及到了更为敏感的自决权问题。 中国此举,巧妙地将牌桌从领土争端,一下子挪到了人权与历史正义的新战场。 这并非凭空创造的议题。早在2018年,冲绳本地的团体就曾叩响联合国的大门,大声疾呼,请求国际社会承认他们的原住民身份。 然而,日本政府对此一直采取回避策略,其官方口径里,只为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保留了这唯一的“原住民”席位,这种刻意的忽视,恰好给这次的议题引爆留下了空间。 为什么这个标签有如此大的威力?因为点燃它的历史燃料,已经堆积了太久太久。 在1879年被日本以武力强行吞并、改设为冲绳县之前,琉球曾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王国,并与中国维持了超过五个世纪的“藩邦”关系。 历史的脉络清清楚楚,它从来不是谁家“自古以来”的附属品。 二战后的法律安排更是让其地位充满了争议,《波茨坦公告》白纸黑字地将日本主权限定在其本土四岛之内。 而在1971年,美国在冷战的大棋局下,未经当地民众同意,便将琉球群岛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了日本,这笔糊涂账,使得琉球的最终归属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所以你看,这次的身份定义,绝不只是为了主持一场历史公道那么简单,它的真正目标,是撬动现实的地缘政治格局。 冲绳,这个承受着驻日美军约70%基地的地方,民众对环境污染、噪音的抗议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也曾批评过日本,在推进基地搬迁时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健康权。 现在,“原住民”的土地权利主张,就像一把利刃,直指美军基地的合法性根基,这记“文攻”牌打出的同时,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的武装巡航也未曾停歇。 一边是法理斗争,一边是实力展示,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意图不言而喻——从内部撼动被视为铁板一块的美日同盟。 日本代表在会议现场的反应也颇为耐人寻味,他尝试反驳,却小心翼翼地回避了“冲绳”这个词。 事后,外务省也只是用“时间不足”来搪塞,坚称冲绳人是原住民的说法在国内没有获得普遍认同。 正如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所分析的那样,中国的这一表态,可能会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促使其他国家重新审视琉球问题。 这标志着,大国之间的角力已经深入到了身份认同和历史叙事的肌理之中。 未来的亚太,争夺的焦点将不仅是岛礁和航线,更是“规则”与“权利”的话语权,这场由一个标签开启的博弈,好戏还在后头。 信息来源:主张琉球独立团体在联合国要求日承认原住民身份-环球网

1 阅读:1367
白虎简科

白虎简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