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城,以色列出动喷粪车对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聚居区疯狂喷射粪水,以逼迫这些巴勒斯坦人离开。 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对巴勒斯坦人玩的这套“逼迁组合拳”,简直把“温水煮青蛙”的套路升级成了明晃晃的打压,每一步都透着算计,从下三滥的恶心手段到系统性的制度绞杀,环环相扣就为了把巴勒斯坦人从这片土地上挤走。 先说说那荒诞又屈辱的喷粪车事件,这可不是什么道听途说的段子,2024年2月就有确凿记录,在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社区,以色列市政部门的喷粪车直接开到巴勒斯坦居民的家门口,高压水枪对着院墙、门窗甚至晾晒的衣物疯狂喷射粪水,黄色的污秽顺着墙壁流进院子,臭味几天都散不去。 巴勒斯坦人权中心后来公布的报告里写着,光是2023年到2024年上半年,东耶路撒冷就有11个巴勒斯坦聚居区遭遇过类似袭击,美其名曰“清理下水道”,谁都看得出来这是故意用屈辱逼你主动搬家。 比这种粗暴手段更阴狠的是定居点扩建的“地理手术刀”,尤其是那个E1区计划,简直是冲着巴勒斯坦建国的命门去的。 这个区域就在东耶路撒冷东北边,足足12平方公里,以色列打着“连接城市与定居点”的旗号,计划在这里建1.2万套犹太人住宅,还要修公路和商业设施。 可明眼人都清楚,一旦E1区建起来,东耶路撒冷就会和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巴勒斯坦社区彻底断开,原本连成片的巴勒斯坦聚居区会被切成南北两块“飞地”。 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早就警告过,E1区计划一旦完成,巴勒斯坦“两国方案”的地理基础就彻底没了,这根本不是建房子,是在地图上给巴勒斯坦划了个“死亡圈”。 而以色列根本不管这些,2024年上半年就偷偷给E1区的3个住宅项目发了许可,现在已经有推土机在平整土地了。 要是说定居点是“硬切割”,那居住权就是悬在巴勒斯坦人头上的“软刀子”,看似给了你住的权利,实则随时能收回去。 东耶路撒冷的37万巴勒斯坦居民,手里拿的都不是以色列公民权,只是一张“居住许可”,这东西比纸还脆。 以色列内政部有个奇葩规定,必须证明自己的“生活中心”在耶路撒冷,不然许可就可能被撤销。什么叫“生活中心”? 没有明确标准,可能是你在约旦河西岸找了份工作,可能是你陪孩子在拉姆安拉上学,甚至可能是你去外地探亲住了几个月,都能成为撤销的理由。 2023年的数据显示,以色列全年撤销了138名巴勒斯坦人的居住权,到了2024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就飙升到102个,比去年同期涨了近40%。 有个叫穆罕默德·萨利赫的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住了一辈子,2023年因为母亲在伯利恒病重,他每周去照顾两天,结果年底就收到了撤销通知,理由是“日常活动重心转移”。 他打官司打了半年,最后还是被赶出了家门,只能带着家人挤在约旦河西岸的亲戚家,现在想回耶路撒冷看一眼老房子,都得提前申请许可,十次有八次被拒。 这哪是执法,分明是拿着居住权当筹码,逼你要么困死在耶路撒冷,要么主动放弃家园。 更让人窒息的是那张无处不在的“物理封锁网”,超过900个军事检查站。 这些检查站星罗棋布地扎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的道路上,有的是钢筋水泥搭的永久哨卡,有的是临时设置的路障,每个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 巴勒斯坦人哪怕只是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走亲戚,都得在检查站排长队,接受背包检查、身份核实,运气不好还会被故意刁难。 世界银行算过一笔账,这些检查站让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平均通勤时间增加了3倍,以前半小时的路现在要走两个小时,很多人因为赶不上工被辞退,中小企业因为货物运输受阻倒闭了一大批,每年给巴勒斯坦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4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紧急情况,2024年3月就发生过一起悲剧,东耶路撒冷的孕妇法蒂玛要去医院生产,救护车在检查站被拦了40多分钟,等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经没了。 可以色列方面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例行安全检查”,连句道歉都没有。这些检查站名义上是“防恐”,实际上就是用无休止的麻烦消磨巴勒斯坦人的意志,让他们觉得在这里待着“不值得”,主动离开才是“解脱”。 把这几件事串起来看就明白,以色列的心思根本不是什么“安全考量”,而是一套组合拳:用喷粪车这种下三滥手段搞精神压迫,用E1区定居点搞地理割裂,用居住权搞身份绞杀,再用检查站搞物理封锁,每一招都冲着“逼走巴勒斯坦人”去的。 他们很清楚,只要巴勒斯坦人从东耶路撒冷慢慢消失,这片土地的主权争议就成了“既定事实”,到时候所谓的“两国方案”不过是张废纸。 可巴勒斯坦人也没那么容易屈服,谢赫贾拉社区的居民就算被喷粪水,还是举着国旗守在自家门口;被撤销居住权的穆罕默德还在到处申诉,说“土地是我们的根,死也不离开”。 只是在这悬殊的力量差距下,这份坚守显得格外沉重,而以色列那些看似“有理有据”的操作,不过是披在霸权外面的遮羞布,掀开来看全是算计和屈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