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专访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纳维德·阿什拉夫上将:以海事安全为基,拓蓝色经济合作新航道

亚太日报 2025-10-25 20:38:20

在2025巴基斯坦国际海事博览会暨会议(PIMEC)即将举办之际,《亚太日报》独家专访了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纳维德·阿什拉夫上将。这位拥有丰富海事指挥与战略规划经验的将领,围绕巴基斯坦海洋经济发展、区域海事合作及中巴经济走廊(CPEC)海事保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阐述,强调海军力量在守护经济命脉、推动国际合作中的关键作用,为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与繁荣勾勒出合作蓝图。 海事安全:蓝色经济的"防护盾"与"助推器" 阿什拉夫上将开篇即明确指出,巴基斯坦1046公里的海岸线与29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不仅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战略资源。"海洋经济已成为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柱,而安全则是释放这一潜力的前提。"他强调,巴基斯坦海军的使命早已超越传统防御范畴,成为海洋经济的"双重保障者"——既是安全威胁的抵御者,也是合作发展的推动者。 谈及当前海洋经济面临的挑战,阿什拉夫上将坦言,多重风险正制约着区域发展潜力的释放。从2014年海军护卫舰遭遇恐怖袭击的历史教训,到远海渔民频繁面临的海盗威胁;从卡拉奇海域因拆船业引发的环境污染,到莫克兰海沟地震带对沿海基础设施的潜在威胁,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安全保障+合作治理"的双重路径破解。 为此,巴基斯坦海军已构建起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通过与海上安全局、海岸警卫队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常态化开展反走私、反海盗及环保巡逻行动;投资建设现代化水面及水下平台,将无人系统、网络电子战技术融入作战体系,提升对混合威胁的响应能力。"仅在瓜达尔港附近海域,我们就常年部署两艘军舰执行警戒任务,为港口运营和航线安全筑牢防线。"阿什拉夫上将透露,巴基斯坦海军正申请组建高速军舰特别中队,计划配备4至6艘专业舰艇,进一步强化关键海域的安保能力。 在他看来,安全与经济的联动效应已充分显现。"过去三年,在海军护航保障下,巴基斯坦海产品出口增长18%,卡拉奇港吞吐量提升22%,瓜达尔港国际航线覆盖范围扩大至中东、非洲12个国家。"安全环境的改善,正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参与巴基斯坦海洋产业开发,印证了"安全是最大投资环境"的深刻内涵。 中巴合作:从港口共建到产业协同的深度延伸 作为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经济走廊及瓜达尔港建设始终是访谈焦点。阿什拉夫上将用"铁哥们的战略共建"形容这一合作,强调其对巴基斯坦经济的 transformative impact(变革性影响)。 "瓜达尔港不仅是CPEC的关键节点,更是中亚国家通往印度洋的海上门户。"他指出,这座邻近霍尔木兹海峡的深水港,已在中巴合作下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中方租赁的2000亩经济特区已初具规模,港口吞吐量较开航初期增长300%,成为区域物流枢纽。而这一切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两国海军的紧密协作。 阿什拉夫上将详细介绍了中巴海事合作的多层次实践:在战术层面,两国海军持续深化联合演习,将演练场景拓展至复杂作战环境,提升海上协同能力;在技术层面,探索无人系统研发、海洋监视等先进领域的合作,共建海事信息共享机制;在任务层面,常态化开展反海盗联合巡逻、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为CPEC沿线贸易航线提供全程保障。"我们正与中国海军探讨建立更紧密的协同体系,这不仅限于硬件合作,更体现了共同维护经济利益的战略共识。" 对于外界关注的海事产业合作,阿什拉夫上将透露,中巴正推动合作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全产业链协同"升级。在船舶制造领域,依托巴基斯坦本土造船业发展规划,引进中国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船舶维修、零部件研发的本土化能力;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联合开展海上油气勘探技术攻关,推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巴基斯坦实现"海产品附加值提升30%"的产业目标;在物流领域,以瓜达尔港为枢纽,共建区域航运网络,降低中亚国家物流成本,提升CPEC的辐射效应。 区域协作:构建海洋经济的"命运共同体" 面对印度洋地区激烈的地缘竞争与复杂的安全局势,阿什拉夫上将强调,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挑战,构建协作性海上安全机制已成为必然选择。"海洋将我们紧密相连,唯有集体努力才能守护共同繁荣。"他如是表示。 作为联合海上力量(CMF)的关键贡献者,巴基斯坦海军已发起多项区域合作倡议。通过区域海上安全巡逻队(RMSP)机制,与48个国内外机构共享海事情报,常态化开展联合巡逻;今年2月主办"和平之舟"联合军演,邀请多国参与人道主义救援演练;借助PIMEC这一平台,搭建政府间(G2G)与企业间(B2B)的合作桥梁,推动船舶制造、海事物流等领域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 在区域经济合作布局中,巴基斯坦正依托地缘优势打造多元合作网络。针对中东国家,重点开展能源贸易与港口合作,利用波斯湾航线优势提升油气运输效率;面向中亚国家,强化瓜达尔港的中转枢纽功能,降低其对传统出海口的依赖;对周边国家,倡导在海洋环保、渔业资源开发等非敏感领域建立合作机制,即使对印度,也主张探索海事经济领域的对话空间。 "PIMEC 2025正是我们践行合作理念的重要载体。"阿什拉夫上将介绍,本届博览会汇聚了全球海事利益相关方,集中展示港口开发、船舶制造、海洋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机遇。通过这一平台,巴基斯坦已与15个国家达成海事合作意向,涉及投资金额超20亿美元,涵盖瓜达尔港扩建、海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我们计划将PIMEC打造成区域顶级合作平台,推动公私合作模式创新,加速本土技术进步。" 未来愿景:打造印度洋区域航运枢纽 谈及巴基斯坦海洋经济的未来,阿什拉夫上将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以"安全可控、技术先进、合作开放"为原则,推动巴基斯坦成为印度洋地区的航运枢纽与蓝色经济合作典范。 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大举措已进入实施阶段。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对卡拉奇港、瓜达尔港的投入,提升港口吞吐能力与智能化水平,同步建设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在人才培育方面,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增设海事研究机构,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国际合作方面,深化与中国、土耳其等伙伴的海事协作,扩大区域海上安全巡逻机制的参与范围,推动建立印度洋海事信息共享中心。 "中国始终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伙伴。"阿什拉夫上将在专访尾声再次强调,中巴海事合作不仅保障了CPEC的顺利推进,更树立了国际海事合作的标杆。"从联合军演到技术共享,从港口安保到产业协同,两国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他表示,巴基斯坦海军将继续发挥"安全守护者"与"合作纽带"的双重作用,与中国及其他合作伙伴携手,在印度洋地区构建"安全共护、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蓝色经济生态。 阿什拉夫上将前往PIMEC展会现场,与中外企业代表交流合作意向,“以安全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的海事发展理念,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正如他在专访中所言:"海洋的联通性决定了繁荣的共享性,唯有携手前行,才能航向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

0 阅读:4
亚太日报

亚太日报

全球视野、传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