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有一个观点:中国的制度优势让美国感到害怕,这是一切

小茹吖 2025-10-25 19:52:3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有一个观点:中国的制度优势让美国感到害怕,这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我认为这是说到了点子上;中美之争本质上是制度之争,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争。 咱中国这套制度,既不是过去那种纯靠计划的老路子,也不是像美国那样完全让资本说了算的模式,而是一种灵活的混合体。 国家手里有调控的 “方向盘”,能稳住大方向,市场又有足够的空间让企业折腾创新,最关键的是,这套体系的核心目标是为多数人服务,不是让少数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 拿新能源汽车这事说吧,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在全球市场杀出血路,靠的就是制度优势的加持。 国家层面早早就布局了充电桩建设、电池技术研发的扶持政策,比如对新能源车企的补贴、对电池企业的研发资金支持,这是 “国家调控” 在发力。 但同时,市场也没被管死,比亚迪、蔚来这些企业能在竞争里不断迭代技术,从电池能量密度到自动驾驶功能,一步步追上甚至超过国外品牌。 反观美国,新能源领域全靠特斯拉一家撑场面,政府想推点政策,还得看传统车企和石油财团的脸色,进度慢得要命。 再看芯片领域的博弈,这事儿更能体现两种制度的差异。 美国 2022 年逼着荷兰 ASML 停供高端光刻机,想把中芯国际卡死在先进制程之外。 按美国的想法,没有高端设备,中国芯片产业就得垮。 可中国这边呢?国家立刻把芯片列为 “卡脖子” 重点攻关领域,集中科研力量突破 DUV 光刻机技术。 企业也没闲着,中芯国际转头就把 28 纳米成熟制程打磨得炉火纯青。 去年中芯国际的汽车芯片出货量暴涨 40%,连特斯拉上海工厂都用上了它的芯片。 更惊喜的是,咱自己的 DUV 光刻机研发进度比预期快了 18 个月,今年就能小批量投产。 这种 “国家搭台、企业唱戏” 的模式,在美国根本玩不转。 美国的芯片企业都盯着短期利润,没人愿意花十几年时间啃硬骨头,政府想协调资源,还得看华尔街的脸色。 美国想在稀土上卡中国脖子,结果反倒把自己的短板暴露得明明白白。 美国 2020 年就喊着要建 “本土稀土供应链”,还拉着澳大利亚、日本搞了个 “稀土联盟”,一副要和中国脱钩的架势。 可去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一出来,大家都看乐了 —— 他们从澳大利亚运过去的稀土矿,85% 还是得偷偷运到中国加工。 为啥?因为中国的稀土分离纯度能做到 99.99%,美国工厂最多只能到 99.5%。别小看这 0.49% 的差距,反映在产品上就是天壤之别,导弹制导精度能差上百米。 这就是美国制度的死穴:资本只看短期收益,没人愿意投入巨资建设完整的稀土产业链,等真要用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中国。 其实美国怕的,从来不是中国某一个产业或者某一项技术,而是中国证明了除了资本主义,还有另一条发展道路能走得通,而且走得更好。 美国的资本主义体系,早就被资本绑住了手脚,大财团左右政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产业空心化越来越严重。 而中国的制度,能在保民生和促发展之间找到平衡,能集中力量突破 “卡脖子” 难题,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通人 —— 这才是最让美国焦虑的地方。 中美之争的本质,就是两种制度谁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较量。 所以沃尔夫说得没错,中国的制度优势才是美国害怕的根源。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