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88 岁婆婆捡走邻居万元快递卖 9 元!找回全坏愿赔5500遭拒,法院判赔 800! 家住成都双流区的李磊(化名),前阵子遇了件糟心事。他整理了一大袋衣服要寄给外地亲戚,提前约了快递员上门,想着快递员熟门熟路,就把沉甸甸的袋子搁在防盗门外侧,自己回屋收拾东西等取件。 哪曾想,这一等就出了岔子。快递员来电话说找不到包裹,李磊跑出门一看,门口空空如也,装衣服的袋子不见了! 袋子里可不是旧衣服,有几件是他去年买的品牌外套,还有给亲戚买的新羽绒服,算下来价值小一万。李磊急得满头汗,在单元楼里问了一圈,邻居都说没看见,最后只能报警求助。 民警调了单元楼门口的监控,画面里一个白发老人的身影清晰起来:是住在同单元的张奶奶,今年88岁,平时爱在小区里溜达捡点废品。 那天张奶奶路过李磊家门口,看见地上放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外面裹着旧塑料袋,看着像没人要的垃圾。老人眼神不太好,也没细看,觉得丢了可惜,就弯腰拎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张奶奶把袋子和家里攒的废纸箱捆在一起,拎到小区门口的废品站。收废品的掂量了两下,给了9块钱,她乐呵呵地揣着钱回了家,压根没多想这“破烂”里装的是啥。 民警跟着线索找到张奶奶家,老人一听说自己捡的是人家要寄的快递,顿时慌了神,赶紧领着大家去废品站。好在袋子还没被运走,费了好大劲终于找到,可李磊打开一看,心直接沉了底。 好好的衣服被压在废品堆最下面,沾满了黑油和尘土,一件羊毛衫的袖口磨出了洞,羽绒服的拉链也被压得变了形,好好的衣服全毁了,根本没法再送人。 李磊找到张奶奶的儿子商量赔偿,说这些衣服买的时候花了近万,现在全坏了,让对方赔8000块。张奶奶的儿子却觉得冤枉:“老人是看错了,又不是故意偷的,再说衣服也穿了些日子,哪能值这么多?最多赔5500。” 两边就赔偿金额吵了好几次,谁也不让步。李磊觉得自己没做错,东西放家门口被拿走,损坏了就得照价赔;张奶奶家人觉得老人年纪大,无心之失,8000块太多了。 协商不成,李磊只能起诉到双流区法院,除了衣服损失,还算了自己请假找衣服、跑派出所的误工费,连来回打车的取证费都算上,一共索赔22500多块,证据清单列了满满一页。 开庭那天,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李磊拿出购物小票和衣服损坏的照片,证明衣物价值和损坏程度;张奶奶的家人则带来了老人的病历,说老人有轻度认知障碍,视力也不好,当时确实以为是废品,没有主观恶意。 法官还特意去废品站核实了情况,老板说当时收袋子时,外面的塑料袋破了个小口,隐约看见里面是衣服,但想着是人家不要的,就没多问。 综合所有证据,法官最后做出了判决:首先,张奶奶误捡衣物不是故意,但没确认就卖掉,导致衣物损坏,得承担赔偿责任;其次,衣服已经穿了一段时间,有自然折旧,而且部分损坏的地方还能修补,并非完全报废。 最终,法院判张奶奶赔偿李磊800块钱。这个结果一出来,网上瞬间炸了锅。 有人替李磊抱不平:“一万块的衣服毁了只赔800,这也太少了,换谁都心疼!”也有人觉得老人不容易:“88岁了不是故意的,9块钱卖了赔800,已经够意思了,别揪着不放。” 还有人说自己也犯过类似的错:“以前也把快递放门口,现在看完这事儿,再也不敢了,就算等快递员,也得守着门口!” 其实这事儿就是一场误会,李磊没想到门口的快递会被当废品捡,张奶奶也不知道随手捡的“破烂”这么值钱。现在赔偿款已经转过去了,事儿算结了,但留下的提醒却很实在。 家里有老人的,真得多跟老人念叨:小区里别人放门口的东西,哪怕看着像垃圾,也别随便拿,说不定是人家等着用的;像李磊这样寄快递的,也别图省事把东西放门口,要么让家人盯着,要么跟快递员约好时间亲自交接。 邻里之间,有时候一点小疏忽,就可能闹成大麻烦。这800块的赔偿,看似不多,却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遇事多留心,才能少生是非。



 
									 
									 
									 
									 
									![还是错负了信任[捂脸哭]公司一员工离职交接,说工服忘家里了,考虑到因为这点事没](http://image.uczzd.cn/9773677932495510389.jpg?i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