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士断腕”,腾挪东部经济,把重心往西部一转,以此换取美国在亚太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布局崩盘。 那么戴旭教授的话有道理吗? 先说说为什么东部那么重要。其实大家都知道,像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些城市,经济活力强,出口企业多,人口集中。 我国对外贸易和大部分制造业都在东部沿海,全球供应链也离不开这里。美国和西方有些媒体时不时就提到我国的港口和工厂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这就让东部地区在战略上显得非常关键,所以也更容易被外部势力关注和研究。如果真的遇到极端情况,这些地方可能会成为重点“盯防”对象。 不过,国家其实早就注意到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早在2000年左右,西部大开发就已经启动了。 最近几年,国家又加快了中西部的发展步伐。比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兰州新区,乌鲁木齐经济区,这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很快,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往西部布局。 很多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从东部慢慢往内陆搬,有些甚至把总部都搬过去了。重庆造汽车,成都做芯片,这些都成了新常态。 其实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为了分散风险,也是为了让全国经济发展更均衡。 那问题来了,真要是“壮士断腕”,大规模把经济重心往西部腾,能不能一下子起到戴旭说的那个效果?其实这事没那么简单。 首先,东部几十年的产业链、人才、技术积累,是不可能短期内轻松搬家的。即使现在西部城市发展很快,但和东部的差距还是存在,比如人才、外贸、交通等条件。 国家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多次强调,区域经济调整是个长期过程,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全都完成。 从美国的角度,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主要在日本、韩国、关岛这些地方,距离我国东部沿海其实更近。 美国之所以这么布局,就是为了“看住”我国的经济和要地。如果我们的重点产业、人口和经济活动慢慢往西边走,理论上外部对我们的直接威胁会小一些。 美国自己的一些智库分析也提过,内陆腹地地形复杂、纵深大,不太容易被远程打击。 但是,现实中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是基于更大层面的地缘战略,并不是单纯因为我国东部有多少工厂和人口。 美国每年都在调整亚太战略,加快和日韩澳等国的合作,这些都是公开能查到的信息。 其实国家这些年一直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出于多方面考虑。把一部分产业和人口合理分散到内陆,不光是防范外部风险,更是为了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 西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创新能力提升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比如高铁、高速公路、能源管网这些,西部现在的水平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很多政策文件都明确要求支持西部发展,让区域差距慢慢缩小。 说到底,戴旭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背后其实是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双重考量。 只不过真要实现他说的那种彻底转移,现实中涉及太多利益关系和操作难度,没法一蹴而就。 而且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布局,不会因为我们单方面调整经济重心就突然崩盘。更多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发展节奏和整体战略。 从大局看,戴旭的说法不是无的放矢,但也不能简单理解成一招制敌。真正的保障,还是得靠我们的综合实力和区域平衡,才能让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戴旭:美国对华战略包围与中国的应对.--新华网


壹骑绝尘
要让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崩盘,为什么要壮士断腕?美国那些玩意儿能威胁中国东部吗?
用户10xxx13
15年前说的话,现在散布是何居心,当时中国哪有现在强大。
海那边风景更好9527
打了我们的东部,不能把美国西部的加州干掉?技术上还有问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