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一个战士奉命去前线送信,谁知他刚一赶到,就发现阵地已经被占领了,突然,他灵机一动:来都来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吧。 1979 年对越反击战期间,南疆战场炮火连天,815 高地的五连一排在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激战後失去联系,成了一处信息隔绝的阵地。 五连连长接连派出两名通信员送信,第一名刚出营地就陷入伏击牺牲,第二名与敌人交火负伤后撤回,通往高地的道路已经成为了一条“绝路”。 危急时刻,通信兵陈全钢主动请缨送信,连长加派经验丰富的老兵陈聪与他搭档,面对穿越封锁线的难题,两人发现两条可选路线:一条是长满半人高草丛的捷径,另一条是绕远且布满石子的偏僻小道。 陈全钢分析,草丛看似隐蔽,实则必然是敌人重兵布防的陷阱,前两位战友的遭遇已印证这一点;而石子路虽难行,但敌人警惕性低,且硬石地面不便埋雷。 两人最终选择了迂回路,匍匐前进中成功绕开敌人主要埋伏圈。 就在接近高地时,敌人哨兵的手电光突然扫来,陈聪下意识要拉枪栓反击,被陈全钢按住,他强调任务要紧,随即拉着陈聪利用夜色和地形周旋 —— 先向西奔跑吸引追兵,再绕圈躲到巨石後面,避免了遭遇战,保住了任务希望。 两人摸上 815 高地后,吹响联络哨却无人回应,确认阵地已被占领,准备撤离时,陈聪在隐蔽角落发现了一排留下的暗号,得知战友已转移至邻近的 817 高地与友军汇合。 拿到情报后,他们发现下山的路已被敌人团团围住,彻底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绝境中,陈全钢下定决心:来都来了,总不能什么都不干!他利用高地居高临下的优势,悄悄摸到敌军重机枪地堡附近,投掷手榴弹精准摧毁阵地,炸死数名敌人。 随后,他在山岭间快速移动,交替开枪、扔手榴弹,制造出有大部队驻守的假象,敌人误以为遭到主力反攻,陷入混乱,不敢贸然总攻。 战斗持续至天亮,陈全钢与陈聪趁机突围,过程中被冲散,几天后,浑身是伤的陈全钢筋疲力尽地返回连队;又过了四天,身负重伤的陈聪也被找到,艰难存活了下来。 战后统计,陈全钢在此次行动中毙敌 11 人,摧毁大量物资,他凭借智勇双全的表现,获得全军通报表扬。 信源:澎湃新闻 【百年华章 巾帼传颂——百名巾帼先模讲党史话奋斗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