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农村将消失?发改委回应引爆热议!你的家乡会合并吗?

世界今若在 2025-10-25 09:54:51

县城也将撤并?发改委:国际规律!2035年“无村时代”开启?   早在十年前,很多地方就开始摸索怎么把土地用得更高效。   2018年,乡村振兴被正式写进国家发展规划,村庄合并、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改革也逐步推进。   像江苏、山东、浙江这些地方,村民集中居住的试点搞了好几年,成效也挺明显。村民住得更集中,生活配套也跟上了,出行、上学、看病都方便不少。   2023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能说明,县域人口流向中心城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的人口确实在减少,大量土地被集约利用。   再说县城撤并,不少人觉得这事听起来有点远,其实在一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相关讨论已经摆上桌面了。   2024年,发改委在例行发布会上就明确提到,有些县城因为人口和资源的原因,确实需要合并或者和周边乡镇整合起来,这样才能把公共服务和资源用得更合理。   其实欧美和日韩早就有过类似做法,他们在城市化推进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也会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提升治理效率。   我国这方面也在学习国际经验,只不过都是因地制宜,不会搞一刀切。   不少人听到“2035年无村时代”这个说法会觉得有点夸张,其实官方从来没提出过要在某一年实现“无村”。   农业农村部和发改委都强调,村庄布局优化是按实际需求来,主要是针对那些人口很少又发展不起来的自然村,绝大部分有活力的村庄会保留和提升。   也就是说,村庄不会一夜之间全都没了,农民的土地和利益也有明确保障。每一次村庄撤并,都要经过村民同意,补偿安置也得合法合规,不能让农民吃亏。   说到底,村庄合并、县城撤并这些调整,是为了让城乡发展更合理。以前农村人口多,村子分得细,随着人口进城,村庄空心化问题就出现了。   政策层面是希望通过优化布局,把人和资源集中起来,提高生活质量。像江苏、安徽、河南这些地区,经验表明村庄合并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实改善了不少,农民日常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   县城合并也是同样道理,一些经济基础薄弱、人口流失严重的县城,单靠自己很难持续发展,合并后反倒能让资源配置更合理,提升整体竞争力。   其实每次政策调整,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利益有没有保障。国家在政策出台时也特别强调,所有调整都要以群众利益为前提,既要科学规划也要充分征求大家意见。   像宅基地、承包地、集体土地这些,都是重点保护对象,不能因为行政区划变化让农民吃亏。   国务院出台的意见也明确,县城仍然是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平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被简单取代。   农业农村部多次重申,村庄合并必须稳步推进,不能搞极端行为,更不能随意拆村。   村庄和县城的调整是城乡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但不会一刀切,更不会搞大跃进。   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群众参与、利益保障、依法推进是基本原则。网上那些“无村时代”或者“大面积撤县”的说法,其实都有点夸大,实际情况远没那么激烈。   未来我们的农村和县域会有更集约、更高效的发展模式,但农民的根本利益不会变,大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便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会越来越完善。   这才是推动这些改革的初衷和目标。

0 阅读:5979

评论列表

用户99xxx12

用户99xxx12

25
2025-10-25 19:46

以前遍地是庄稼现在都变成卖不出去的楼了

键盘侠

键盘侠

9
2025-10-25 15:40

不可能

用户71xxx50 回复 10-25 22:37
山区可能的,有的村现在只剩下老人了

强劲精锐

强劲精锐

8
2025-10-25 17:27

那些交通不便,相对贫困的村庄,村的人口低于一千人的,是需要合并在一起,方便管理节省人员开销,配套也能集中。

夏末未至

夏末未至

3
2025-10-25 19:19

农民 用天然气取暖 比城里的集体供暖的 贵多了

猜你喜欢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