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央视那个《对话》,有个交大的教授,几句话给我说得后背发凉。 他说,安卓、i

洒脱风筝 2025-10-25 09:50:21

看央视那个《对话》,有个交大的教授,几句话给我说得后背发凉。 他说,安卓、iOS,都是人美国公司的。万一哪天山姆大叔不高兴了,一声令下,人家就得按人家的法律办。 这位让观众后背发凉的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颉教授,研究操作系统与移动计算快30年了。他在节目里没说空话,手里直接攥着部手机,指尖点着屏幕上的微信、支付宝,甚至是医院常用的挂号APP,语气很实在:“咱普通人每天刷手机,觉得这些应用就该在那儿。可你们想过没?它们能运行,全靠安卓和iOS的底层架构撑着。” 他这话不是吓唬人,2019年华为被制裁那回,谷歌直接暂停了对华为手机的GMS服务支持,当时不少出国的人突然发现,手机没法用谷歌地图、没法在国外APP商店下载软件,连有些酒店的智能门锁都刷不了。李教授那时候正带着团队做国产操作系统适配,熬夜熬得眼睛通红,就是想帮国内企业绕开这些“卡脖子”的坎。“有个做工业软件的小企业找过来,他们的设备监控APP在安卓上跑得好好的,突然被告知部分接口要受限,工厂生产线差点停摆。我们团队连着熬了48小时,才临时改出个替代方案,可那只是应急,不是长久之计。” 李教授自己的经历,比大道理更戳人。上世纪90年代他去国外留学,学的就是操作系统,那时候国内还没多少人关注这个领域。他记得第一次接触安卓的早期版本时,就跟导师说“未来手机系统肯定会成大国博弈的关键点”,可那时候不少人觉得他小题大做——“不就是个手机系统吗?用人家的省事又好用。”直到2018年,美国对中兴发起制裁,禁止其使用美国技术的操作系统,中兴一度陷入停产危机,这才让更多人醒过来:底层技术握在别人手里,就是把主动权交了出去。 节目里有人问他“现在国产操作系统不是有鸿蒙了吗?还怕啥?”李教授没回避,说得挺客观:“鸿蒙这几年进步很快,2025年的装机量已经突破8亿台,不少国产手机、智能手表都用上了。但咱们得清醒,生态差距还在。安卓和iOS发展这么多年,全球有几百万开发者围着它们做应用,小到记账APP,大到工业控制软件,都能找到适配版本。可鸿蒙的开发者群体还在壮大,有些小众但关键的应用,比如某些医疗设备的控制程序、科研用的数据分析软件,至今还没完成适配。” 他还举了个自己团队遇到的事儿:去年帮一家儿童医院适配智能病床的控制系统,原本在安卓上运行的程序,挪到鸿蒙上时,光是调试设备连接的稳定性,就花了20多天。“不是鸿蒙不行,是很多老设备、老程序当初就是照着安卓的标准做的,要改就得从头捋。这还只是一个领域,要是真到了‘断供’那一天,全国那么多行业的智能设备,不可能一下子都完成替换。” 有人可能会说“大不了不用外国系统,全换国产的”,可李教授摇头:“没那么简单。操作系统不是孤立的,它得连着芯片、连着软件、连着用户习惯。你让用了十几年安卓的老人突然换系统,他们可能连扫码付款都费劲;你让企业把所有设备的系统全换掉,成本不是小数目,中小企业根本扛不住。”他团队里有个年轻研究员,去年花了半年时间做用户调研,发现超过60%的手机用户,换手机时首先考虑的还是“常用APP能不能用”,这就是生态的力量——不是技术达标了就行,还得让用户愿意用、企业愿意适配。 那咱们就只能等着被“卡脖子”吗?李教授在节目里没说丧气话,反而提到了一个细节:现在全国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国产操作系统应用开发”课程,他带的研究生里,有一半都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上个月有个00后学生,自己开发了个适配鸿蒙的校园服务APP,不仅能查课表,还能连接实验室的仪器,现在全校都在用。这就是希望,不是靠某一个企业、某一个团队,得靠一代又一代的人扎进这个领域里。” 可问题也摆在这儿:鸿蒙的开发者数量还不到安卓的十分之一,很多开发者觉得“做国产系统的应用没流量、没收益”,不愿意投入精力。要是这种情况不改变,就算技术跟上了,生态这块短板还是补不上。还有,现在不少汽车的车机系统还是依赖安卓,一旦断供,新能源汽车行业会不会受影响? 李教授的话之所以让人后背发凉,不是因为他渲染焦虑,而是因为他戳破了“拿来主义”的幻想。咱们习惯了用现成的技术,却很少想过,这些“现成的”背后藏着多少主动权。就像他在节目里最后说的:“不是说不能用国外的系统,而是不能只有国外的系统。就像家里的钥匙,不能只交给别人保管。” 说到底,操作系统的博弈,从来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自己做”的问题。从李教授团队熬夜调试代码,到00后学生开发适配APP,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凑在一起就是突破“卡脖子”的底气。可这份底气,还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需要企业愿意投入成本,需要用户愿意给国产系统多一点耐心。 这些问题真的能尽快解决吗?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多久才能真正赶上安卓和iOS?要是真到了“断供”那一天,咱们的生活和产业能平稳过渡吗?

0 阅读:13
洒脱风筝

洒脱风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