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老师说: “我们要先确保孩子不死、不疯、不残、不废,其他的才是锦上添花。” 孩子的健康,远比成绩更加重要,孩子的生命,远比学业更加重要。教育的本质,不是一张张做不完的卷子,也不是为了提分对孩子进行强迫、打压式的控制。 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爱与包容培养孩子的幸福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幸福的人,拥有稳定的情绪,能独立解决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如果以孩子的健康为代价,书读的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以孩子的生命作为代价,什么985、211,又有什么意义? 看看那些初中,高中的孩子,他们每天穿梭于学校与辅导班之间,背着重重的书包,厚厚的镜片下,遮不住他们疲惫的眼神。 他们无精打采,却又脾气暴躁,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回到家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存在感,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麻痹自己。 而我们总是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好像只有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未来才有出路,每天在孩子屁股后面穷追不舍,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自己所谓的大道理。 在重重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孩子,焦虑了,抑郁了,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不是孩子病了,而是我们强加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导致孩子彻底的绷不住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先确保孩子健康的活着,不死、不疯、不残、不废,其他的才算是锦上添花。 我们捧在手心里的每一个宝贝,他们并不是全都具备读书的天赋,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他展翅高飞。 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父母必须多么优秀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