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对记者谈及中美互收“靠港费”时表示,这或是一场没有

菲菲谈国际 2025-10-24 19:46:55

10月22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对记者谈及中美互收“靠港费”时表示,这或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但美国并非靠它施压中国,而是将它视为纠正不公平贸易的长期政策。    

  最近中美之间你来我往地开始互收一笔“靠港费”,这事儿看着像又一场贸易摩擦,但挖深一点,会发现味道完全不对,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10月22日的发言就很有意思,他一边承认这搞不好是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一边又说这是个深思熟虑的长期计划。   一个自己都觉得可能双输的政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美国这次是想用关税这个老办法,给自己快要趴窝的造船业强行续命,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振兴本土造船,尤其想在大型运输船和LNG船这种技术含量高、利润也厚的领域,拼出一片天,美国方面强调,这不是一时兴起的施压,而是要创造一个他们口中“合理的、公平的”环境,是个长线布局。   可这个雄心壮志,面对的现实却有点骨感,数据摆在那儿,去年全世界交付的新船,快六成是中国造的,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新船订单,也全都涌向了中国的船厂,在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下,想单靠一个关税就扳回一局,这根杠杆未免也太沉了。   再看战略层面,这事儿就更有嚼头了,鲁比奥那句“没有赢家”的预言,搞不好会自我实现,因为这个费用是相互的,你收我的,我也收你的,这么一来,美国船厂费老大劲造出来的新船,只要一下水,马上就会成为中国收费的对象。   这不就等于自己给自己下绊子吗?本来是为了扶持自家产业,结果政策一落地,反倒可能削弱了自家产品的价格优势,有分析就觉得,这可能是美方最初判断失误,有点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不敢反击,现在只能硬着头皮“打圆场”,一旦对方决定奉陪到底,那这牌局就僵住了,谁也别想轻易胡牌,离最初“振兴产业”的目标可就越来越远了。   所以说这笔小小的“靠港费”,牵扯出的东西可一点都不少,它是一个国家重振工业的梦想宣言,也是一个可能走进死胡同的战略设计,更是一场关于未来世界该如何竞争的哲学大辩论,这事最后会怎么走,光看经济数据可不够,还得看它的内在逻辑是否站得住脚,以及它所代表的那套竞争故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听。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菲菲谈国际

菲菲谈国际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