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财政部突然宣布了! 10月22日,俄罗斯财政部宣布:除非欧盟率先没收俄罗斯在欧盟境内被冻结的资产,否则俄罗斯也不会没收欧洲在俄罗斯的资产。 自从2022年冲突开始,欧盟可是牵头冻结了俄罗斯不少资产,加起来得有2100亿欧元左右,大多是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就存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这些地方,名义上还是俄罗斯的,但根本没法用,跟被锁进保险柜里没啥区别。而欧洲在俄罗斯的资产更不少,算下来得有2880亿美元,都是些实实在在的投资,比如能源公司、工厂这些,天天在俄罗斯境内运转着呢。 首先得明白,俄罗斯这话是占理的,就是不想先坏了规矩。国际上有个默认的说法,国家的主权资产比如央行储备金,是受国际法保护的,没联合国点头就随便没收,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先例。 欧盟内部其实也吵得厉害,波兰那些国家喊着要全没收,但德国、法国都怕犯法,只敢打这些资产利息的主意,去年光利息就赚了70亿美元,还拿一部分给乌克兰了。俄罗斯要是先动手没收欧洲的资产,反而落了口实,显得自己跟“不讲规矩”的人一样,现在把话挑明“你不动我不动”,就是把违法的风险先甩给欧盟。 其实,俄罗斯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摊子。欧洲在俄罗斯的那些资产可不是摆着看的,好多都是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产业。比如一些德国汽车厂、法国的能源企业,在俄罗斯雇了不少当地人干活,要是真没收了,这些厂子一停摆,不光俄罗斯人丢了工作,本国的产业链也得受影响。 就像之前俄罗斯冻结过美国两家银行的资产,那是有针对性的反制,可要是大范围没收欧洲资产,等于给自己的经济添乱。毕竟那些资产在自己地盘上,好好运转着还能收税、促就业,没必要先砸了自己的碗。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看透了欧盟内部的矛盾,故意把压力抛给对方。欧盟里不是所有人都想没收资产,比利时已经从冻结资产的利息里抽了25%给乌克兰,可真要动本金,他们也犯怵。因为一旦没收,俄罗斯立马就能没收欧洲在俄的资产,两边比起来,欧洲损失的可是能生钱的实体产业,俄罗斯损失的只是本来就用不了的“死钱”。 之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议把资产给乌克兰重建,立马就有智库警告说这可能引发“金融世界大战”,可见里面的风险多大。俄罗斯这声明一放,那些本来就犹豫的欧洲国家更有理由反对没收了,毕竟没人想让自家企业的资产打水漂。 还有个心思是给国际社会看的,尤其是那些中立国家。之前西方冻结俄罗斯资产,俄罗斯就骂这是“强盗行径”,现在明确说“不先动手”,就是想证明自己是讲规则的,是欧盟在步步紧逼。 要知道,现在好多国家都担心,要是欧盟开了没收主权资产的头,以后西方国家说不定也会用这招对付别人,所以俄罗斯这波操作能争取不少同情分。就像中国的专家说的,这是西方在破坏国际金融秩序,俄罗斯这么表态,正好戳中了大家的顾虑。 其实俄罗斯早就留了后手,去年普京就签过总统令,说要是西方没收俄资产,就能用他们在俄的资产来补偿损失。这次的声明不是没底气,反而是胸有成竹的表现:先把底线划清楚,让欧盟不敢轻易越界;就算对方真敢没收,自己反制起来也名正言顺,不会被全世界指责。毕竟欧盟手里的俄资产看着多,但大多是现金和债券,欧洲在俄的可是实打实的工厂、设备,真要对等反制,欧洲疼得更厉害。 最近欧盟和七国集团正琢磨着用冻结资产的利息给乌克兰放贷款,虽然没动本金,但已经让俄罗斯很警惕了。这次提前放话,也是警告欧盟“别得寸进尺”,利息的事暂且不论,要是敢碰本金,立马就有反制。毕竟俄罗斯心里清楚,欧盟那些犹豫的国家最怕的就是“两败俱伤”,用这种“后发制人”的办法,比自己先动手要高明得多。 这么一梳理就明白了,俄罗斯这话不是冲动之下说的,全是精打细算。既占了法理和道义的主动,又保护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还能分化欧盟、争取国际支持,同时给对方划了条不能碰的红线。说白了就是:我不挑事,但也不怕事,你要是敢破规矩,我就敢对等回击,看谁先扛不住。这可不是简单的放狠话,是实打实的博弈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