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孝庄太后病重。临终前,她紧紧抓住女儿阿图的手。康熙知道她的担心:“祖母放心,朕定会照顾好姑母,让她颐养天年!”孝庄了却心事,终于安心地走了。 阿图是皇太极的第五个闺女,妈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生在1632年,那会儿后金刚站稳脚跟。家里头,皇太极忙着打仗扩土,布木布泰得操持后宫,还得生儿育女,阿图小时候估计没少跟着妈学蒙古话和骑马。 科尔沁的血统,让她不像纯满人那么娇气,早早适应了风吹日晒的生活。清朝这时候,联姻是头等大事,满蒙一家亲,得靠这些公主额驸来维系。 阿图九岁那年,就被爸指给喀尔喀蒙古的索尔哈,那小伙是卓礼克图亲王的孙子。婚礼办得风风光光,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索尔哈就病死了,年仅十二岁的阿图守了场空活寡。布木布泰心疼闺女,赶紧把人接回宫里头。 这段经历,让阿图早早尝到政治婚姻的苦头,但也让她在宫中多待几年,陪着弟弟福临长大。福临就是顺治帝,两人姐弟情深。 转眼顺治六年,阿图十七岁,又得出嫁了。这回是巴林部的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其实是摄政王多尔衮的主意,顺治亲政还没影儿呢。阿图带了五百顷博罗河屯的地和三百户中原匠人出门,这些匠人啥都会,砖瓦农医样样行。 巴林那地方,草原广袤,但中原技术少,阿图一到,就开始折腾起来。她和色布腾虽是政治包办,但俩人处得还行,阿图给他生了四个儿子。色布腾本有老婆孩子,可对阿图上心,部落里头渐渐传开她体恤民生的名声。 西拉木伦河年年发洪,船过不去,车也卡壳,阿图瞅准这事儿,召集匠人建桥。桥是双孔石拱的,稳当结实,费用全从她陪嫁银子出,当地人感恩戴德,叫它公主桥。这桥不光解了交通堵塞,还拉近了草原和中原的距离,匠人们教巴林人烧砖盖房、种地治病,部落经济蹭蹭往上窜。 阿图巡视时,总爱停下来问问牧民收成,帮着调解纠纷,巴林小孩儿管她叫公主妈妈,她在当地住了近四十年,成了名副其实的巴林公主。 康熙十二年,色布腾走了,阿图四十二岁,又一次守寡。孝庄这时候在京里头,母女俩虽隔着千里,可书信不断。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七十五岁,身体垮得快,阿图从巴林赶回京,母女团聚没几天,孝庄就撑不住了。她最担心闺女晚年没人照应,康熙看在眼里,许下承诺,说会照顾姑母,让她安度余生。这话一出,孝庄才咽下那口气。 孝庄走后,阿图留京守孝三年,康熙二十九年,她孙子乌尔衮娶了康熙的荣宪公主,才脱孝回巴林。晚年日子过得平顺,儿孙满堂,康熙还常派人接她进京小住。 康熙三十八年,阿图在京病逝,康熙厚葬了她,追赠子孙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