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对普京动真格,印度第一个落井下石,和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总统特朗普这

飞天史说 2025-10-24 11:45:32

特朗普刚对普京动真格,印度第一个落井下石,和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次可真没在开玩笑,直接对着俄罗斯石油产业来了个“下马威”,一纸严厉制裁让全球能源市场瞬间炸锅。 就在大家都在看俄罗斯怎么接招时,印度一转身,迅速跟上了美国节奏,成了第一个“落井下石”的大国。 反观中国,底气十足,立场一点没变,和印度的表现简直天壤之别。这一连串操作背后的门道,才是真正值得琢磨的地方。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印度一直在俄罗斯石油这块蛋糕上狠捞好处。俄油打折甩卖,印度不仅自己用得痛快,还顺手加工转手卖给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对外说是“战略合作”,其实更像趁火打劫。油价便宜了三十多美元一桶,谁会不心动?但这份“折扣狂欢”背后,印度一直小心翼翼,既想要便宜油,又不敢得罪美国。一到特朗普对普京“动真格”,印度立马变脸。 最近特朗普在公开场合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莫迪已经承诺减少从俄罗斯买油。美国这边话音刚落,印度国有炼油厂就开始紧急自查,生怕踩到美方红线。 明面上印度政府没明确说啥,但动作已经说明一切。这种事儿,大家心里都有数。 印度嘴上说“不知道”,实际操作上却是“说一套、做一套”,摆明了是在看美国脸色行事。这次的“战略退缩”,就是典型的权宜之计,被外界解读成“落井下石”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白了,印度这种反应既有现实压力,也有历史惯性。特朗普这种风格,惯用公开施压,给莫迪上了不小的压力。 印度外交其实一直是“机会主义”色彩浓厚,哪边便宜往哪边靠,碰上大风大浪就赶紧找伞。 这一回美国下了重手,印度不敢硬刚,只能悄悄收手,生怕被夹在中间两头不是人。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能自保,但在大国博弈里,想两头讨好,结果往往是两头受气。 当美国高调放话,印度却选择三缄其口,只用“不知道”这些模棱两可的说辞打太极。表面上看是低调,其实是没得选。 既不能公开唱反调,也不敢跟美国撕破脸,只能装糊涂。这种不对等的博弈关系,暴露了印度在美印关系里的尴尬处境。 专家们都看得明白,印度虽然喊着要做“全球大国”,关键时刻还是容易被美国拿捏。对俄罗斯的态度也好不到哪去,之前说的“战略合作”一转眼就成了“交易关系”,说变就变。 和印度的左右摇摆相比,中国的态度简直像座大山。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表明立场,坚决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说得清清楚楚,底气十足。这不是一时的表态,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原则。对外部压力,中国从来不是跟风起舞,而是有自己的节奏。 多年来,面对各种制裁和挑战,中国都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受外界情绪左右。这背后不是嘴上硬气,而是经济韧性和能源多元化的底气给足了信心。 中国的“不动如山”不仅仅是政策定力,更是大国实力的自然流露。经济基础牢靠,工业体系完整,面临外部压力时能稳住阵脚。 外交上也从不轻易让步,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法,赢得了不少全球南方国家的尊重。国际社会看在眼里,大家都明白,中国这份定力不是装出来的,是靠实力撑出来的。相比之下,印度的“落井下石”只能算是小算盘打得精,却缺乏长远战略。 其实,印度和中国的不同选择,正好映射出了各自的外交风格和国家实力。印度这次“落井下石”,说到底是现实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既想捞好处,又怕惹麻烦。 可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怀疑其可靠性。俄印关系或许会因此留下疙瘩,印度在大国间来回摇摆,未来不确定性只会更大。而中国始终如一的立场,给动荡的国际局势带来一份难得的稳定和确定。 最后,世界都在看,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在压力下摇摆不定,一个稳如泰山。这样的对比,已经说明了一切。 参考资料:“消息人士:美国制裁下,印度俄油进口将近乎归零” 2025-10-23 22:29:27 观察者网

0 阅读:0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