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现在这个AI合成技术越来越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连央视主持人李梓萌的脸都

小定心丸 2025-10-24 11:38:06

说真的,现在这个AI合成技术越来越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连央视主持人李梓萌的脸都能“随便换”,搞得真假难分,普通人一不小心就要中招。前段时间市场监管部门是真的被投诉电话打爆了,大家都说自己在网上跟着“李梓萌”买了一堆据说能保健康、降三高的深海鱼油,还说全红婵、孙颖莎纷纷推荐,结果货一到手,打开一看要么就是三无产品,要么根本是糖果,想想都气得不行。 骗子这次就是盯上了大家对名人的信任心理。本来很多人对于央视主持人、奥运冠军这类人物基本无条件信赖,毕竟这些人形象好、口碑佳、风评也一直很稳。可偏偏现在AI能几乎完美地模仿出李梓萌、全红婵的脸和声音,合成出来的视频里她们仿佛亲自出镜,推荐哪款鱼油、夸得天花乱坠。像这种“换脸”+“合成语音”的AI造假手段,欺骗性实在太强,不懂行的人根本没法分辨真假。 这一切还得从今年年初说起。年后没多久,全国各地消费者就陆续发现,自己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李梓萌、孙颖莎这些熟面孔带货的广告,讲得煞有介事,还附带专业的介绍。大家一开始根本没多想,买回来一拆包装,直接傻眼,发现买的东西和宣传内容完全对不上,甚至连生产资质都查不到。有的人损失几百,有的人一下子被骗好几千,投诉量飙升,搞得监管部门不得不下场调查。 后来监管部门顺着投诉线索,彻查到底,终于揭开了这帮骗子的底细。原来这些所谓的“品牌方”公司才刚注册没多久,注册资金也就几万块,看着还挺正规,实则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小作坊。更恶心的是,他们完全没有真正的明星代言授权,全部靠AI合成去伪造名人的形象和口音,还能搭配不同场景、不同口吻,极具迷惑性。技术确实进步了,但用在这种地方,真让人无语。 有些网友其实早就怀疑了,毕竟李梓萌平时不会主动出现在带货广告里,运动员们也没什么相关业务。很多细心的人后来发现视频里微表情和口型有点不对劲,马上在网上吐槽,说这假得离谱。可是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还是被骗了,毕竟大家不可能天天看真假视频教程,再说AI造假技术进步得也太快,说不准明天还能冒充什么新花样。 对于被冒用形象的名人本身,影响真的不是一句“尴尬”能形容,直接波及到个人声誉和公信力。李梓萌、全红婵接连发声明澄清,表示从未参与过这些产品广告,这才让部分受骗者反应过来。要说这些年名人被假冒的案例也不少,什么靳东“养生骗局”、张国立“荐股神话”早就见怪不怪。只不过这回技术升级了,不是盗用图片、伪造签名那么简单,真人视频、原声语音都能合成,难度和危害直线上升。 监管部门也不是吃素的。经过调查取证,直接对涉事团队依法进行罚款,像李梓萌案就开出20万的罚单。还加强了网络平台的内容审核,要求各平台强化实名制和广告溯源机制,减少此类AI造假内容的传播。监管一边加码,立法也在推进,针对AI侵权、虚假宣传要拿出更有力的惩罚手段。其实这一出,不光是保护名人权益,更为了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安全和钱包。 现在社会对AI滥用问题讨论得越来越热,大家都意识到,技术是把双刃剑,能造福也能“作恶”。像这种用AI合成名人带货的骗局,如果不紧盯、不管控,真的一天比一天多。虽然说监管在不断完善,平台也在升级审核机制,可骗子那边总喜欢钻空子。要说消费者本身也得警惕起来,别一看明星熟脸就盲目下单。毕竟时代在变,骗子的套路也跟着进化,不多长个心眼儿还真容易吃亏。 AI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和应对。对于普通人来说,既要相信技术的进步,也得防范新型风险,不要轻信网络上的“权威背书”,多问一句“真的是本人吗”,总归没错。社会层面,倒逼监管和立法步伐加快,只有形成合力,AI“李梓萌”才不会满屏乱飞

0 阅读:0
小定心丸

小定心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