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收百分之十的税,这话说是保护

洛风阐社会 2025-10-24 09:55:34

美国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收百分之十的税,这话说是保护本国产业,可真正挨打的是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那地方2020年就开张了,雇了一千多人,去年还拿了工会的奖,车全是本地造的,零件也多半从附近买,可因为技术来自中国,就被当成了进口货。 更讽刺的是被寄予厚望的本土品牌Proterra,这家曾被吹成“大巴界特斯拉”的企业,身后站着宝马、通用这些巨头资方,巅峰时市值飙到40亿美元,结果去年全年只卖出82台电动巴士,还不如比亚迪兰卡斯特工厂一周的产量。 烧光近10亿美元融资后,最终还是在2024年敲了破产钟,留下一堆卖不出去的高价巴士——它们的基础款就要80万美元,比比亚迪同配置车型贵了近三成,做工却糙得很,有公交公司反馈车底电池盖开着开着就掉了。 这样的“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没有关税保护也早该被市场淘汰,美国却非要用加税的方式给它铺路,简直是把纳税人的钱往水里扔。 关税的偏心劲儿更明显,电动巴士加税10%,烧柴油的老古董却能豁免,这波操作直接给本就缓慢的电动化进程踩了刹车。 要知道美国每年要采购四千多辆公交巴士,以前加州、纽约这些蓝州还能靠着比亚迪的高性价比车型推进电动化,现在加税后每辆车成本凭空涨了七八万美元,缅因州直接取消了20辆订单,芝加哥和洛杉矶的采购委员会对着预算表发愁,原本敲定的电动化方案全得推倒重来。 要知道美国交通部门早就算过账,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的27%,公交电动化是减排的关键抓手,如今这一折腾,原本计划2030年实现公交fleet30%电动化的目标,直接往后推了五年,等于给环保目标判了个“缓刑”。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这种政策的短视性,比亚迪在兰卡斯特的工厂可不是临时搭的草台班子,这五年里已经带动周边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从金属加工到线束组装,十几个本地配套企业跟着活了过来。 之前美国邮政花96亿美元推进车队电气化,还想着从比亚迪采购电池技术,现在却用关税把自己的产业链往死里逼。 对比2019年的数据更能看出差距,当年中国一年交付7.8万辆电动巴士,美国全年才300辆,本以为比亚迪的落地能缩小差距,结果关税一拦,等于亲手关上了技术引进的大门。 那些喊着“本土保护”的政客大概忘了,Proterra造一辆巴士要花3000多个工时,而比亚迪的加州工厂靠着成熟技术,把工时压缩到了800小时以内,效率差距摆在这,靠关税强行护短,最后只会让美国公交公司要么买贵的国产残次品,要么继续烧柴油污染环境。 最冤的还是兰卡斯特工厂的工人们,他们拿着工会的工资,造着符合美国安全标准的巴士,却要因为“技术出身”被自己国家的关税政策砸饭碗。 之前比亚迪跨界做口罩时,就曾被加州政府以认证为由坑走数亿美元,这次又是故技重施,用身份标签代替产品本身说话。 美国嘴上喊着要搞绿色出行,要振兴制造业,实际却在给最懂制造、最懂环保的企业设绊子,看着柴油车冒着黑烟在街头跑,看着电动巴士订单一张张取消,所谓的“本土保护”到头来变成了保护落后、阻碍进步的笑话,难怪连当地的工会主席都忍不住吐槽:“我们保护的不是美国产业,是产业落后的遮羞布。”

0 阅读:0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