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美国、加拿大国籍,百亿富翁带着全部身家加入了中国国籍! 2008年,一个消息震动了不少人,身家百亿的犹太裔富商盛智文,一个拿着加拿大护照和美国绿卡的“老外”,居然选择加入中国籍,为此甚至不惜顶住来自美加高层的挽留压力。 这操作实在让人有点看不懂。在那个年代,这绝对算是一股“逆流”,大家不禁要问,这片土地到底给了他什么,让他愿意赌上自己的全部身份? 这事儿说白了,一开始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生意”,盛智文为什么来香港?很简单,为了躲开加拿大高达50%的税,相比之下,香港15%的税率简直是天堂,这是最实在的理由。 但他不是个只知道捞钱就走的过客,他花了三千二百万港元,把中环一条没人要的破旧小巷,硬是打造成了后来闻名世界的兰桂坊。一个晚上曾能吸引五十万人的潮流地标,就这么从无到有。 后来香港海洋公园快倒闭了,他又砸下十亿港元去救,引入大熊猫、杀人鲸,把一个快完蛋的乐园,做到了年游客量从三百万飙升到七百万,还拿下了“全球最佳主题公园”的大奖。你看,他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价值,这片土地也成就了他。 可钱,从来不是故事的全部,更深层的东西,是情感上的归宿。 盛智文的身世其实挺坎坷的,德国出生,7岁就没了父亲,跟着母亲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穷地方长大,一个从小漂泊的灵魂,总想找一个能安心待着的地方。 香港,就成了他的那个“锚”,他那句最经典的话,“我外面是白的,里面是黄的”,已经把所有都说尽了。 这种感觉,跟物理学家杨振宁很像。杨振宁在95岁高龄时放弃美国籍,说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那是生命最后的归宿。 盛智文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自己说,是香港教会了他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百亿财富都换不来。 一个人是不是真把这里当家,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入籍后,盛智文特别乐意跟人亮他的“回乡证”,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他的事业版图也不只在香港。他把“兰桂坊”模式搬到了成都、西安,深度参与了中国内地的城市建设。国家有难的时候,他更没含糊。河南水灾,他捐了一千万;疫情紧张,他到处帮忙找呼吸机。 这些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他早就没把自己当外人,而是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有责任,要担当。 所以盛智文的故事,给“家”这个字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它和你从哪来、你是什么肤色关系不大,而是看你有没有和这片土地一起创造价值,有没有找到心灵的共鸣,以及,你愿不愿意为它扛起一份责任。 他的选择就像一个缩影,证明了一件事:当一个地方能给你机会、给你尊重、给你认同感,那它就是家。因为心在哪儿,人就在哪儿。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盛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