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第二天,高市早苗就向特朗普表忠心,中国不买的东西,日本出钱买!   高市早苗

地缘历史 2025-10-23 16:54:25

上台第二天,高市早苗就向特朗普表忠心,中国不买的东西,日本出钱买!   高市早苗才刚坐上首相的椅子,屁股还没坐热,22日一早就有人放风:日本政府正在酝酿一项“采购大单”,准备在下周特朗普访日时亲手递交。   她想买的东西很简单,也很熟悉:美国的皮卡、大豆,还有天然气。   这些年中国不愿买、不屑买,甚至公开抵制的美国产品,如今在高市眼里成了“献礼清单”。   F-150皮卡体积庞大,不适合日本狭窄的街道,却被美方高调包装为“扫雪神器”;   美国大豆早已占据日本七成市场,还要进一步加码;   至于液化天然气,日本官方说“会增购”,但只字未提阿拉斯加那个特朗普最爱的管道项目。   高市不是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日本市场的尴尬地位。   但她更清楚,讨好特朗普,比让市场满意更重要。   她要的也不是采购回报,而是换取特朗普的信任,再从中撬动更关键的话语权。   这一套操作熟悉得很。早在石破茂任内,日本就签下了一份55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用来换取美国在汽车关税上的“宽容”。   高市当时还在批评这笔买卖“对美有利”。可一上位,她立刻改口,说要“履行承诺”。   这不是翻脸,是认清了现实。她比谁都清楚,日本不能没有美国的背书。   特朗普这人,不吃软不吃硬,只认数字。高市这次下单,不是为了经济,是为了政治。   她知道,只要肯花钱,特朗普就会感到“被尊重”;   只要特朗普满意,那么下次在台湾问题、半导体合作,甚至南海争议上,美国就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日本真有这么多筹码可以赌吗?   在中美贸易暗流涌动的当下,日本的每一次“选边站队”,都可能引来北京的不满。   过去两年,中国在农产品、安全审查、海关流程上对日本企业的审查力度明显加强。   再加上福岛排海问题尚未平息,日本出口本就承压,现在又要在粮食和能源采购上“站队美国”,无异于双线承压,自废后路。   更何况,F-150皮卡这种“典型的美国象征”,日本人买回去能干什么?扫雪?送货?还是当作美国文化的“移动广告”?   对日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车不仅不实用,甚至是一种负担。   可高市不是在乎这些实用性的人,她要的是象征,美国优先,日本追随。   而在日本国内,对高市的“亲美路线”早已议论纷纷。   有媒体讽刺她是“东京的特朗普”,做事风格极右、极快、极冲动。这次更被批为“华盛顿的采购主管”。   这场“采购外交”背后,还藏着一层更深的焦虑:安全依赖的极限。   面对朝鲜导弹、台海局势、南海冲突,日本的安全焦虑日益加剧。   高市深知,光靠自卫队和防卫预算,根本无法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她唯一能信的,还是美国的核保护伞。   可特朗普是不是那个可以信赖的盟友?这才是真正的悬念。   2019年他就曾质疑驻日美军的存在价值,还说“日本要是被打了,美国不该帮忙”。   这样一个反复无常、交易至上的领导人,真的会因为几辆皮卡、几船大豆,就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吗?   高市愿意赌,但日本能承受这个赌注吗?   她选择在特朗普访日前抛出这份采购清单,是在主动制造一个“顺风局”。   她想让美日关系在她手中“重新被定义”:不是基于平等互信,而是以交易为纽带。   她要的是一个可以掌控的局面,一个可以“买”来的同盟,一个可以“投钱保平安”的未来。   但现实是,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钱买来。尤其是战略信任,和地区安全。   更关键的是,她的这套打法并不新鲜。   在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几乎每一任首相都曾试图用经济利益打动美国,从冷战时期的“广场协议”,到近年的“印太战略”合作,日本一直在用钱铺路。   但这些道路,往往通向的不是安全,而是更深的依赖。   高市这次的“献礼清单”,表面上是对特朗普的示好,实则是一种战略投降。   她把外交主动权拱手交给了白宫,把经济决策权交给了华尔街,把日本的未来交给了一个不确定的赌局。

0 阅读:0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