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还是来了!10月21日,高市早苗正式坐上日本首相的位置,消息刚官宣,台湾地

白虎简科 2025-10-23 16:04:31

坏消息还是来了!10月21日,高市早苗正式坐上日本首相的位置,消息刚官宣,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就通过发言人赶在所有非主权实体之前发去祝贺。 高市早苗在10月21日,以237票众议院支持的结果,成为了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这个头衔听上去光环十足,但现实远比听上去要骨感。 大家给她贴的“安倍门生”、“右翼鹰派”标签,非但没成为她施政的“开山斧”,反而像一副沉重的枷锁,牢牢锁住了她的手脚。 这副枷锁,既来自日本内政那走钢丝般的脆弱联盟,也受制于无法回避的经济现实,这么一来,台湾当局那边急不可耐的“祝贺外交”,就显得像一出自导自演、观众寥寥的独角戏了。 说到底,高市的权力基础就不是一块铁板,你看看她的内阁名单就懂了,那简直就是一个大型平衡木现场。 一边,她留任了对华态度相对温和的茂木敏充担任外相;另一边,又提拔了亲美强硬的小泉进次郎当防卫大臣。 这种人事安排,说白了就是为了安抚党内各派势力,本身就是一种妥协,哪有什么鹰派的快刀斩乱麻。 她的执政联盟更是个“草台班子”,自民党自己席位没过半,只能低头去求日本维新会的“阁外合作”,为了换取这点支持,高市不得不吞下对方开出的一系列让自民党颜面扫地的条件,比如削减议员、彻查党内黑金丑闻。 更讽刺的是,她那套修宪强军的极端主张,直接把合作了26年的老朋友公明党给气跑了,人家背后可是和平主义团体“创价学会”。 最有意思的是,就连新找来的盟友维新会,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虽然和自民党抢票仓,但在涉台问题上却踩了刹车,明确不希望因为跟台湾走得太近,影响了实打实的对华经贸利益,你看,这枷锁是一环扣一环。 真正决定高市政府这艘船往哪儿开的,终究是经济这个“方向盘”,而不是什么意识形态的口号,数字不会骗人,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日本汽车零部件占了中国市场三分之一,新能源产品的主要买家也是中国,跟中国闹翻,就等于亲手砸掉自己的饭碗,她竞选时承诺的“振兴经济”也就成了个笑话。 不光是数据,企业界早就用脚投票了,无论是日本经济圈的大佬,还是台湾的工商界,大家共同的担忧就是跟大陆关系搞僵了,自己的生意就没法做了。资本的态度,高市不可能听不见。 更别提老百姓的想法和政府的钱包了,民调显示,超过八成半的日本民众希望政府能务实一点,别折腾;还有超过半数的人担心高市上台会把中日关系搞砸。 再看看日本的财政,光是减个税就捅出上万亿日元的窟窿,哪还有闲钱去搞代价高昂的军事冒险? 就在这种背景下,台北那边的表演就显得格外滑稽,高市刚一当选,赖清德就抢在所有非主权实体前面,火急火燎地通过发言人道贺。 蔡英文用日文发文,林佳龙则指示驻日机构递交贺电,用上了“家人般的伙伴”、“两国关系”这种露骨的词汇,生怕别人看不出那点“台独”的小心思。 他们为什么这么急?看看赖清德在岛内的处境就明白了,支持率跌到只剩三成多,搞“非红色供应链”脱钩、强迫台积电赴美建厂等政策,早就被骂翻了,他急需一个“外部强援”的形象来转移内部压力,包装自己。 可结果呢?台北这边锣鼓喧天,高市那边却是一片寂静,压根没公开回应,反而在自民党内部会议上,她强调的是要遵守“中日联合声明”。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也很清晰,希望日方“相向而行”,恪守承诺。这种鲜明的冷遇,让台北的热情显得那么尴尬。 说到底,赖清德当局想要的,是高市把“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政策化,最好还能提供点军事援助。可现实是,高市连参拜靖国神社都只敢掏钱不敢亲自去,面对美国的施压也只是含糊其辞,这种一厢情愿的政治投机,注定是一场空欢喜。 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注定是在鹰派人设、脆弱联盟和经济现实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对她而言,任何在台湾问题上的冒进,都可能直接触发政权的“短命”诅咒。而赖清德政府那场精心策划的祝贺,除了暴露自身的执政困境,什么也改变不了。 信源: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曾叫嚣“台湾有事日本必入”,“走马灯换首相”已成日本常态

0 阅读:47
白虎简科

白虎简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