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真机智:趁俄罗斯武器滞销,一口气下单20架大飞机。 最近,俄方军工文件传出风声,说有“东亚客户”打算买下20架Il-78MK-90A空中加油机,这可不是一般的小动作,要知道这款加油机可是俄罗斯改进后的主力型号,换了更先进的发动机,设备系统也升级过。 说是“东亚客户”,基本所有猜测都对准了中国,原因也不复杂,一是咱的先进战机数量这几年飙得太快,续航能力却还没完全跟上,二是周边国家没谁有这个体量和需求。 从时间看,订单预计要在2027年前交付完,这速度,对正处在高强度备战和快速建设期的空军来说,刚刚好,很多人记得2011年那次从乌克兰买了3架老版Il-78,那时咱就已经在“缝缝补补”解决加油机紧缺问题了。 如今国产的运油-20虽然已经上线,但底盘来自大热的运-20平台,战术运输任务也得兼顾,根本排不开太多给加油改型,所以外采一批成品加油机,不是没必要,而是太有必要,看到这你觉得,这单买卖是真的战略眼光独到,还是另有打算? 要说俄罗斯最近不太顺,真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俄军工厂基本上都优先服务前线,一堆先进装备卡在产能上没法出口,本来这些大飞机是留着自己用的,现在能抽手卖出来,说白了是因为钱真的紧了。 这个时候中国出手,不但填补自己空军的燃眉之急,还等于在全球军贸市场上稳稳拿下优势资源,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一听“买俄罗斯的加油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咱们自主研发又卡脖子了。 这种声音,其实和当年中国买苏-35时一个味儿,但真没看清背后的战略逻辑,当初苏-35补的是五代机服役前的断档期,现在这批加油机,也是在“本土产能赶上来”之前的一次过渡调配,不是不行,而是不能冒险断线,这叫稳,这种思路不是急功近利,而是一种做事留后手的方式,打仗拼的不是一把梭哈,而是资源分配和时间窗口的利用率。 别忘了,这种20架级别的订单对俄罗斯来说,意味着一笔不小的现金流,对中国而言,不用投入额外产线,就能在几年内大幅度增强远程打击能力,看起来像是互利,其实是我方借机精确出招,把长期问题短期化解决。 尤其当外界还在讨论国产能不能独立支撑未来战争节奏时,中国选择了一种让对手摸不透的打法,一边加快自己的国产体系建设,一边借着全球军备动荡,悄悄补强短板,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的聪明。 这批加油机要是真都能按时到位,那东风、歼-20这些大杀器的实际使用范围就不只是地图上那个圈了,真正的纵深作战能力才刚刚起步。 不过也别忘了,现在只是“被曝出正在谈”阶段,能不能落实,还得看俄方能不能真腾出手来生产,也得看价格、交货方式、技术转让条款这些谈得成不成,而一旦成了,这对周边国家来说,会是一种彻底的空军战略压制能力。 对手要想跟,就必须付出更大代价,这个交易背后,是一次没有硝烟的军事进阶,是提前卡位未来空战形态的主动权布局。 真正高段位的战略,不是你有多少资源,而是你在别人低谷时敢不敢下注,在自己巅峰时舍不舍得换线,中国这一单,如果成了,不是买飞机,是买时间、买空间、买未来的主动权,你觉得这笔军贸交易能不能真正改变亚洲空中力量的游戏规则?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奖金高达800万!中国科学家刘永坦,辛辛苦苦研究了三十年,终于发现了藏在雷达“盲
【3评论】【3点赞】
用户10xxx47
如果能2年到货,何乐而不为呢?最怕一拖就是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