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是稀土赢了,是赢在军力,赢在国家体制。试想一下,若中国的军事力量不强大,国家体制不够力,美老强早就直接对你下手了。这么些年在东海,在台海,在南海的不断武装试探,直到攻击中国授时中心,它及其同伙均己失败告终。结论只有一个,美国攻击中国的最后一张军事牌,它们打不赢。有了军力的护佑,有强大的国家体制作后盾,中国才能放手变着花样去玩稀土牌。 去年 9 月就出过这么一档事:解放军在南海沿岸部署了一辆 “电子魔法车”,设备一启动,海面上立马 “冒” 出一支假航母舰队 — 雷达上显示的信号,跟真的美军航母群一模一样。 正在天上侦察的美军 P-8A 反潜机,一下子就被这假信号忽悠了,掉过头追着假舰队跑了 45 分钟,等反应过来不对劲,早就跟丢了中国的真实目标。 这事要是搁 31 年前,情况完全是反过来的。1994 年美军 “小鹰号” 航母开到黄海,派电子战机制造出 120 多架假飞机的信号,骗得中国战机仓促升空,还趁机偷走了中国雷达的核心参数。 从当年被动受骗,到现在能主动设局忽悠美军,靠的就是这三十年中国集中力量搞研发 — 从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突破电子战系统,把原本看不见的电磁波,变成了拦截敌人的屏障。 美国还想从网络层面下手,盯上的是中国的 “时间心脏”—— 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的手机信号、银行转账、北斗导航,全靠这里的 “北京时间” 校准,差一纳秒,定位就会偏差 30 厘米; 差一毫秒,甚至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美国国家安全局盯着这个中心整整三年,动用了 42 种特种黑客工具,先窃取工作人员的手机信息,再通过多个国家的 “跳板” 服务器偷偷渗透,妄图瘫痪中国的时间系统。 但他们的图谋最终还是落了空。中国的安全部门与科研团队迅速联动,连夜升级量子加密技术和 AI 监测系统,不仅掐断了美军的攻击链路,还搭建了 “天基 + 地基” 双保险 — 依托北斗卫星补充授时功能,就算地面系统出问题,天上的信号也能稳稳顶住。 再看真刀真枪的武器领域,美国这几年在高超音速导弹上栽了大跟头。他们搞的 AGM-183A 导弹,试了好几次都失败,最后干脆项目取消。 为啥会这样?钱没少花,2025 年美国国防预算快 9000 亿美元,但只拨了 69 亿给高超音速武器研发,还分散到 7 个不同项目里,各搞各的,根本形不成合力。 中国则完全不同,研发东风 - 17、东风 - 27 这类高超音速导弹时,采取 “型号总师负责制”,把资金、人才都集中到关键环节。中国拥有的 JF-22 风洞更是全球独一份,能模拟 30 倍音速的飞行环境,相当于在地面上造了个 “太空考场”,导弹怎么飞、怎么躲拦截,都能在这里精准测试。 不仅如此,中国还突破了 16 马赫斜爆震发动机技术,用普通航空煤油就能驱动,大幅降低了高超音速武器的成本。 也正是有军事力量和国家体制托底,中国的稀土牌才有了灵活运用的空间。中国的稀土优势从不是依赖储量,而是徐光宪院士开创的串级萃取技术筑起的壁垒,是占全球 90% 的精炼产能和 439 项专利构成的产业闭环。去年稀土管控新政一落地,直接导致 ASML 的光刻机因缺含镧光学玻璃,产能下降 15%。 美国也想自己重建稀土冶炼体系,可他们本土的冶炼厂早就倒闭了,要重建得从头突破材料、化工等多重技术难关,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成不了气候 — 这正是中国集中力量发展实体经济的体制优势。 如今美军 F-35 战机的制导系统,还得依赖中国产的稀土磁体;他们的电子战、高超音速武器又跟不上中国的步伐,再想跟中国叫板,早就没了往日的底气。
中国不是稀土赢了,是赢在军力,赢在国家体制。试想一下,若中国的军事力量不强大,国
古今知夏
2025-10-22 18:55:11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