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何遂面对吴石之子吴韶成声泪俱下:是你父亲催我离开的啊。 白塔寺那个

点卯 2025-10-22 16:04:14

1965年,何遂面对吴石之子吴韶成声泪俱下:是你父亲催我离开的啊。 白塔寺那个地方,风刮得厉害,老门楼下面站着个人,拉个箱子,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就一个老钟滴滴答答响,吴韶成站在门口,对着何遂报了自己的名字,那老头愣住了,好半天眼睛才动一下,一句“你是……吴弟弟”,像是隔了三十年才喊出来,两个人坐在小茶几旁边,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何遂嘴唇都在抖,说当年是你爸非催着我走,他自己掏钱给我买的机票,天不亮就开车送我,一直送到机场,亲眼看我上了飞机他才肯走,他那时候自己还觉得没事,你爸心里跟明镜似的,朋友的命比天大,他说到这儿,手捂着脸,眼泪就那么掉下来了。 那场风波就是1949年底,台北那边查间谍查了好几个月,整个情报圈都乱了套,何遂觉得自己是个边缘人物,没人会注意到他,一直拖着没走,你爸知道那是个坎,催得急了,干脆自己掏腰包,第二天一大早就开车把他送去机场,看着飞机起飞才放心掉头,这就是过命的交情,何遂前脚刚走,你爸后脚就被抓了。 那年吴韶成才二十一岁,刚考上南京大学经济系,跟着父亲从上海到的南京,二月份,南京城外炮声就没断过,住在太平路的安乐旅社,白天他父亲忙自己的事,晚上才有空跟他聊几句,说你一定要记住,平安最重要,南京这城眼看是守不住了,临走前一天,他父亲从兜里掏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二十美元,说身上就这点现钱了,你留着应急用,吴韶成接过来,感觉手心里沉甸甸的,他哪能想到,这是父亲最后一次给他东西了。 没过两个月,父亲调令下来去了台湾,把母亲和两个小的都带走了,吴韶成和大妹妹就留在了南京,当时谁也没觉得这一分开,再见面就是三十年后。 1950年台湾那边开始收网,三月蔡孝乾叛变,吐出一串串名单,四月吴石被抓,到了六月那天,吴韶成在图书馆翻报纸,一眼就看到了父亲的名字印在黑体字里,手里的报纸一下就滑到了地上,他一个人站在操场上,脑子里嗡嗡地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第二天就照着父亲说过的路线去找何康,门敲开,何康一看是他,手往他肩膀上一拍,说你爸交代过你可能会来,你来了,就说明他……吴韶成一下子就懂了,父亲没了,枪决,罪名是间谍。 一个家就这么散了,吴韶成像个断了线的风筝,关于父亲的事一个字也不提,不解释,不争辩,也不喊冤,就是一门心思读书,后来分配到河南冶金局,一干就是十年,妹妹吴兰成也跑去了大兴安岭给林区的孩子看病,兄妹俩就像两棵树,种进了风沙地里,扎下根就不挪窝了,母亲和弟弟妹妹在那头,心里总有个地方是空的,就那么等着,熬着。 一直等到1982年才见到面,吴韶成那时候五十五了,总算能出国了,他带着妹妹坐飞机去了美国,在机场,母亲王碧奎带着失散多年的弟弟妹妹站成一排,头发都白了,眼神却还亮着,嘴唇哆嗦着喊了一声“弟弟”,眼泪就绷不住了,她年轻时候在牢里待了四年,头发都熬白了,可嘴里就念叨一句话,我要活下去,我要等我儿子,那天,她总算是等到了。 父亲被处决那年,台湾那边根本没通知家里人,更没人说埋在了哪,后来是辗转听人说,可能在台北六张犁的乱葬岗,到了1992年两岸关系缓和,吴韶成才把父亲的遗骨迁了回来,安葬在北京西郊的福田公墓,他自己主持的安葬仪式,在墓碑前跪了很久很久,什么话也没说,就是把那张二十美元的票子轻轻放在了碑前,那是父亲给他的最后一笔钱。 吴韶成晚年的时候总提起父亲,说他一辈子打仗,没留下房子也没留下地,连个字条都没给子女留,可他留下的那种品格和信念,够我们用一辈子了,他这人一向低调,2015年去世,骨灰就埋在了父亲的旁边,生前留下话,把他和何遂在那段最难的岁月里一起画的《长江万里图》捐给国家,2023年,他的女儿吴红和何家的后人一起,把这幅画交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有些人就是这样,靠着自己好好活着,就把父亲留住了,吴韶成没去争什么名分,也没去求什么清白,他就是安安静静地活着,替他父亲,也替那个家,守着那最后一点念想,他不是什么烈士,也不是什么英雄,他就是个儿子,替他父亲,把那条没走完的路走完了。

0 阅读:29
点卯

点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