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刘若英嫁给了身家68亿的富商钟小江,婚前刘若英约法三章:可以同居但必

悠然话史 2025-10-22 15:37:40

2011年,刘若英嫁给了身家68亿的富商钟小江,婚前刘若英约法三章:可以同居但必须分床睡,可没过多久,刘若英就怀孕了。   2024年台北的春日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刘若英的书房。   她坐在书桌前修改新歌歌词,笔尖在纸上轻轻划动。   钟小江端着一盘切好的芒果走进来,轻轻放在桌角。   “写累了就歇会儿,下午还要去书屋给孩子讲故事。”他轻声说。   刘若英抬头笑了,目光落在书架最上层——那里并排放着两样东西。   一本是2011年的结婚证,封面有些磨损,是他们悄悄领证时的纪念。   另一本是2023年公益书屋的捐赠证书,上面有两人共同的签名。   这两件物品,串起了他们十年婚姻里最踏实的时光。   时间回到2010年冬天,北京的一家独立书店里。   刘若英为新书签售,结束后没走,留在角落翻找一本绝版散文。   钟小江也在找同一本书,两人的手同时碰到书脊,都愣了一下。   “你也喜欢这位作者?”钟小江先开口,语气里带着惊喜。   那天他们在书店聊了两个小时,从书籍聊到生活,没提半句娱乐圈的事。   2011年3月,钟小江邀请刘若英去杭州的一家公益书屋。   那是他和朋友一起创办的,专门给留守儿童提供免费阅读空间。   刘若英看到孩子们坐在小垫子上看书的样子,当场捐了一批绘本。   离开时,钟小江说:“我们结婚吧,不用办婚礼,把钱省下来捐给书屋。”   刘若英看着他认真的眼神,点了点头——她知道,这个人懂她。   婚前谈“约法三章”时,他们是在书屋的长椅上聊的。   “我写歌需要安静,住一起能不能分房间睡?”刘若英先提出想法。   钟小江立刻接话:“我家有三间卧室,你选向阳的那间,我再装隔音窗。”   “钱的事各自管,我不想因为财务吵架。”刘若英又补充。   钟小江笑着说:“我知道你能自己赚钱,这样反而轻松。”   连“生不生孩子看缘分”,他都没犹豫:“你的身体最重要,我不催。”   2011年8月领证那天,他们起得很早,去了北京市民政局。   刘若英穿了件米色风衣,钟小江穿了件休闲西装,都没刻意打扮。   拍照时,摄影师让他们靠近点,钟小江轻轻扶了下她的肩膀。   走出民政局,刘若英把结婚证放进随身的书里:“这样像藏了个小秘密。”他们没告诉任何人,晚上只是在家煮了碗面,加了两个荷包蛋。   婚后装修房子,钟小江真的给刘若英装了带隔音窗的卧室。   卧室里放了一张宽大的书桌,墙上挂着她喜欢的画家的作品。   钟小江的卧室在隔壁,床头放着刘若英的专辑,睡前会听两首。   书房是相邻的,中间装了一扇推拉门,想独处就关上,想聊天就打开。   刘若英写歌到深夜,钟小江会在书房留盏灯,桌上放着温好的牛奶。   2014年9月,刘若英在录歌时突然觉得恶心。   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怀孕三个月了,她拿着产检单有些恍惚。   给钟小江打电话时,她的声音带着颤抖:“我们要有孩子了。”   钟小江正在开金融论坛,立刻提前离场,开车往医院赶。   见到刘若英,他没说太多话,只是紧紧抱了抱她,眼眶有些红。   孩子出生前,钟小江做了件事——把家里的三间卧室改成了两间。   他拆掉了刘若英卧室和自己卧室之间的隔墙,换成了一张大双人床。   “你夜里起夜方便,我也能照顾你。”他一边看装修图纸一边说。   还在床边装了小夜灯,温度调到最适宜的度数,连枕头高度都反复调整。   刘若英看着他忙碌的样子,突然觉得,分不分床睡,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2015年1月儿子出生后,他们的生活多了很多小细节。   钟小江推掉了大部分应酬,每天下班第一时间回家抱孩子。   以前从不进厨房的人,跟着菜谱学做婴儿辅食,手上烫了好几个泡。   刘若英也调整了工作节奏,尽量不在外面过夜,每天都要给孩子讲故事。   但他们没丢了自己——刘若英会在孩子睡熟后写歌,钟小江会在周末看金融报告。   2023年公益书屋十周年庆典上,刘若英和钟小江一起上台发言。   刘若英说:“这里是我们爱情的起点,也是我们对生活的约定。”   钟小江补充:“好的婚姻,是两个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也能各自做喜欢的事。”   孩子们喊着“刘阿姨”“钟叔叔”,声音清脆又响亮。   那天他们拍了张全家福,照片里,儿子手里拿着一本绘本,笑得很开心。   如今,刘若英还是会开演唱会,钟小江总会坐在观众席的角落。   儿子已经上小学,周末会跟着他们去公益书屋,帮着整理书籍。   他们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却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藏着彼此的用心。   有人问他们婚姻的秘诀,刘若英说:“不是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是我们都能做自己。”   (信息来源:搜狐——55岁刘若英晒出游照,和10岁儿子牵手像姐弟,甜蜜放闪表白老公)

0 阅读:1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