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还是深谋远虑啊,在收购了荷兰安世半导体以后,并没有把宝全押在荷兰,而是选

菲菲的信笺 2025-10-22 14:55:59

闻泰科技还是深谋远虑啊,在收购了荷兰安世半导体以后,并没有把宝全押在荷兰,而是选择把大部分产能放在了国内,这一点很高明。   2019年,彼时的安世半导体虽拥有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的核心技术,但受限于市场拓展乏力和经营管理问题,整体竞争力持续下滑。闻泰科技便抓住机会,斥资300亿收购经营陷入困境的安世半导体,这一动作让业界侧目。   而在完成收购后,闻泰科技没有急于庆祝扩张,而是迅速启动产能转移计划。   当时不少行业观察者认为,直接利用安世原有的欧洲生产线更为便捷,转移产能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还面临技术整合和人才培养的双重挑战,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但闻泰科技坚持将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逐步迁移至国内,在江苏、云南等地布局现代化生产基地,组建数百人的技术团队进行核心技术消化吸收。而这种看似"折腾"的布局,在今年迎来了战略检验。   随着国际供应链环境的复杂变化,荷兰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半导体产业监管政策,对境外企业获取本地技术资源和产能配置设置了诸多限制,尤其针对已被收购的安世,说“合法抢劫”一点都不为过!   此时已完成主要产能转移的闻泰科技,展现出当初决策的正确性。   国内建成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收购前的1.5倍,不仅保障了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关键领域的芯片供应,还通过技术迭代实现了产品附加值提升。   行业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3%,在国内功率器件市场的份额提升至18%,成为抵御外部风险的重要支柱。   更值得关注的是,产能转移过程中积累的技术整合经验,让闻泰科技突破了多项半导体制造关键工艺。原本需要依赖进口的封装设备和材料,通过联合国内产业链企业攻关,实现了70%以上的国产化替代。   这种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让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重构中掌握了主动权。这一案例深刻说明,企业的国际化布局不能只看短期利益,更要着眼长远风险防范。   闻泰科技在六年前做出的产能转移决策,既不是盲目跟风,也不是过度谨慎,而是基于对全球产业格局变化的深刻洞察,更为中国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样本,证明了产业链自主可控才是抵御不确定性的根本之道。

0 阅读:130

猜你喜欢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