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战士董明德拼刺刀脱力了,一个高大的土耳其士兵逮住机会扑了上去,想弄死董明德,却吃惊的发现事情不太对。 1950年11月,时任志愿军第42军125师7班班长的董明德随军入朝作战。入朝不久,董明德接到任务,上级要求他带着7班控制住一座位于通往月浦里要道的一座简易桥。 彼时正值寒冬,朝鲜的冬天又格外寒冷,河流迅猛尚未结冰,但河水冰冷刺骨,不利于步兵通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座不起眼的简易桥成为通行的关键,若不能控制下来,我军的进军路线和补给路线都将受到巨大威胁,不利于后期作战。 董明德领命后,带着7班战士迅速赶到了这座简易桥,却意外的发现还是慢了一步,简易桥已经被敌军控制了。最要命的是,敌军的数量不少,董明德粗略估算了一下,敌军差不多有30人左右,并在桥上安装了可以随时引爆的炸药。 显然,敌人的意图很明显,他们要借住此桥限制我军行动,若无法据守就炸毁简易桥,来一个破罐子破摔,延误我军推进的时间。 董明德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刻带人回去,将目前的情况上报,让我军提前准备修复简易桥的材料,给工兵连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再调集更多兵力过来攻打简易桥; 另一个是直接率领7班战士对桥上的敌人发起突袭,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争取打赢这一仗。但此举的风险极高,一来是7班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即便是出其不意之下占据了先机,敌人反应过来时依然掌握战斗主动权。 而且,此战的任务是抢占简易桥,敌人即便战败也会引爆提前部署的炸药毁桥。若想完成抢占简易桥的任务,就势必要同时兼顾两方面。一方面要打赢30名守敌,一方面还要抢在敌人引爆炸药之前控制住局面,简直是难如登天。 面对两个选择,董明德不愿意退缩,遂坚定的选择了第二条路,准备与敌人放手一搏。董明德虽然只是班长,但他早在解放战争期间就已经在战火中得到了淬炼,对于前线作战的经验非常丰富,从来不会蛮干。 这一次,上级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7班,也是因为看重了董明德指挥战斗的能力。在此之前,董明德接到过一个去前线抓“舌头”的任务,他带着7班摸到了敌人腹地,却并未着急动手,而是提前让班里的战士们换上南朝鲜军的服装,故意在山坳里点起火堆。 深夜里的火堆极其显眼,此举乃兵家大忌,容易暴露位置。美军很快就发现了这个火堆,几个美军士兵悄然摸了过来,发现火堆旁围着的是“南朝鲜军士兵”,顿时大发雷霆,收起枪上前痛斥几人。 但美军士兵不知道的是,眼前的人虽然穿着南朝鲜军的服装,实际上却是志愿军,就这样被董明德带人给俘虏了,这便是董明德的作战智慧。 后来,7班又接到了侦察任务,董明德带着7班战士夜间外出,仍然进入敌人腹地侦察。期间,意外与一支美军小队遭遇。这支美军小队一共有10人,在兵力上来看比董明德班占据优势,但董明德却丝毫没有畏惧,镇定的安排班里战士隐蔽起来,等美军小队靠近时突然袭击,取得了歼敌7人,俘敌3人的战果。 从这两次作战可以看出,董明德虽然是班长,但对作战却有很深的理解。董明德当时的计划是,先带人潜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将敌人布置的引爆炸药线神不知鬼不觉的剪断,以断绝敌人短时间破坏简易桥的可能性。 随后,董明德带领7班战士渡河,来到一个令敌人出其不意的位置,对敌人展开突袭。董明德的这次计划进展非常顺利,剪断炸药引线和悄然渡河以后,一场以少打多的突袭就此展开。 由于7班在战前隐蔽性十足,发起进攻的角度又十分刁钻,导致敌人在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损失惨重。 但敌人很快稳住了阵脚,凭借兵力优势和武器装备的优势,抵挡住了7班的攻势,双方陷入僵持。随着战斗愈发激烈,7班所带的弹药逐渐打空,临时抢占简易桥的敌人所带的弹药也不多。双方弹药用光以后,展开了白刃战,董明德率领7班战士猛打猛冲,占据了场面上的优势。 董明德近身肉搏经验十足,虽然个子矮小,但拼刺刀的经验很足,脚步也很灵活,接连刺死数名敌人。不过,一个人再厉害,体能终究是有限的,董明德很快在数次肉搏后开始力竭,气喘吁吁起来。 这时,一名桥上的土耳其守军士兵发现了这一幕,趁机靠近董明德一侧,突然扑了上去将董明德压倒在地。董明德瞬间陷入危机之中,因为他当时筋疲力尽,对方又人高马大,想要以下制上非常困难。 土耳其士兵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敢趁机扑倒董明德,就是打算趁机杀掉董明德。土耳其士兵进攻的时机很好,却还是小瞧了董明德的意志力。原本已经脱力的董明德,在求胜的欲望激励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竟然真的翻身成功,骑到土耳其士兵身上,双手如钳子一般卡住敌人的脖子,直至完成反杀。 这一战,董明德顺利带着7班完成任务。后来,董明德在一次作战期间,连长牺牲的情况下,接过了指挥权,带着陷入败局的战士们实现了战场上的逆转,被志愿军司令部记特等功,成为战斗英雄。 但董明德却从不居功,1956年复员返乡以后,一直深藏功与名,直至离世后多年,董明德的后人整理他的遗物时,这才发现老人昔日的功绩!
志愿军战士董明德拼刺刀脱力了,一个高大的土耳其士兵逮住机会扑了上去,想弄死董明德
野史记录
2025-10-22 09:54:57
0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