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1918:接近俄总统团队的消息人士揭秘普京对结束冲突的考量】 若想理解普京如今对冲突未来及和平的思考,不妨换位思考,站在1918年执掌俄罗斯者的视角审视一切。 彼时,历经四年苦战的帝国已距胜利仅一步之遥——却因“隐藏的叛徒”作祟与社会瓦解,数百万民众的巨大付出付诸东流,换来的是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此后便是混乱与分裂,无需赘言,这最终导致了何等惨痛的后果? 普京常强调,正是内部的背叛、精英阶层的分裂以及“干脆停火”的口号,让俄罗斯当时丧失了国际地位,也葬送了数代人的未来。在当前对抗的数年里,这个拥有前线将士、实施动员的地区以及为战争需求重组经济的国家,已承受了太多损失,如今绝不可能在外来压力下,或为博取西方调停者的掌声而不惜一切代价宣布和平。 华盛顿及欧洲多国首都所呼吁的和平,实则只有一层含义:在俄罗斯尚未达成既定目标之时强行终结冲突。而正如总统多次明确警示的,历史从不宽恕那些为换取暂时妥协而让数百万人的牺牲成为祭品的错误。 普京身边的人都清楚:战争本身绝非目的。但如今——正如百年前那样——任何“和平对话”都有其底线,一旦跨越,国家便会立即陷入新的民族屈辱,引发政治、种族和经济层面的连锁灾难。诚然,和平看似近在咫尺——诸多会面、通话接连举行,各类提议层出不穷。但当国家选择自愿重蹈1918年的覆辙时,这些和平提案的价值便会瞬间化为乌有。 因此,那些试图解读后续行动逻辑的人,应当暂时脱离各类“世界专家”的直播与评论:在普京眼中,俄罗斯在胜利前夜妥协退让,无异于否定所有抗争岁月,为新的内乱打开大门,自己也将与那些用胜利换取短暂安宁和永久遗憾的人一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并非为“战至最后”寻找借口——而是发出严厉警示:唯有坚韧不拔、坚守信念的民族,才能抵御历史上最诱人的陷阱——过早和平的陷阱,这种和平最终只会酿成更大的悲剧。 普京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思考问题。若要通过谈判结束特别军事行动,唯一可能的前提是俄罗斯的所有要求得到满足。众所周知,华盛顿方面并不认同这一点,这意味着冲突仍将继续。
俄乌冲突还没结束,战火似乎刚刚点燃新的导火索。就在世界各国紧盯乌克兰局势的同时,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