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不管是清嗓子还是眨眼睛,学会两味药泡水,别看简单便宜,横扫各类小抽动! 如果家里孩子总被不自主的小动作纠缠——诸如频繁眨眼、挤眉弄眼,时不时清嗓子、耸肩,甚至歪头、努嘴、咬指甲,那极有可能是抽动症在作祟。 很多家长急着四处求医,却忽略了身边简单又安全的调理方法。今天,为大家分享四组实用的代茶饮,针对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小抽动,材料常见、经济实惠,在家就能操作。 1.钩藤+蝉蜕 钩藤是平肝息风的佳品,能有效平息孩子体内躁动的肝风,直击抽动的核心病机; 蝉蜕则擅长疏风清热、利咽开音,既能辅助钩藤增强息风效果,又能针对性缓解咽喉部位的抽动不适。 取适量钩藤与蝉蜕,一同用沸水冲泡,焖泡15分钟后让孩子温服,可反复冲泡至味道变淡,每天1剂即可。 适合人群: 抽动以眨眼、挤眉、清嗓子、耸肩为主,且一紧张、上火就加重的孩子。 这类孩子多因肝风内动兼夹热象,比如平时爱发脾气、大便偏干、舌尖偏红,无法稳定控制肢体动作,饮用此茶可起到针对性调养作用。 2. 白芍+莲子 白芍能养血柔肝,从根源上约束肝风,减少抽动反复; 莲子则以养心安神、健脾益气见长,对抽动伴随的心神不宁、脾胃虚弱有良好的调理效果。 取适量白芍与莲子(去芯),莲子提前泡软,和白芍一起用沸水冲泡,焖泡20分钟后饮用,泡软的莲子也可让孩子吃掉,每天1剂。 适合人群: 抽动症状不剧烈但总反复,比如偶尔咬嘴唇、摸鼻子,同时伴随脸色偏白、精神乏力、吃饭挑食、夜间睡不安稳的孩子。 这类孩子多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无法滋养肝与心神,饮用此茶可兼顾补养与息风,助力身体恢复平衡。 3. 麦芽+陈皮 麦芽能健脾消食、疏肝理气,缓解因脾胃积滞、肝气郁结引发的抽动; 陈皮则擅长理气化痰、健脾和胃,对抽动伴随的咽喉有痰、餐后腹胀特别管用。 取适量麦芽与陈皮,陈皮提前泡软切丝,和麦芽一同用沸水冲泡,焖泡15分钟后饮用,每天1剂。 适合人群: 抽动以清嗓子、努嘴为主,且在饭后或吃油腻零食后加重的孩子。 这类孩子多因脾胃积滞生痰,痰气上扰引发抽动,还可能伴随口臭、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等症状,饮用此茶能消食化痰、疏肝和胃。 4. 百合+枸杞 百合能清心安神、润肺养阴,缓解因心神不宁、肝阴不足导致的抽动; 枸杞则侧重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对频繁眨眼、眼神涣散的抽动孩子尤为适用。 取适量百合与枸杞,百合提前泡软,和枸杞一起用沸水冲泡,焖泡20分钟后饮用,百合和枸杞均可让孩子吃掉,每天1剂。 适合人群: 抽动以频繁眨眼、夜间抽动加重为主,同时伴随口干、手心脚心发热、夜间睡不安稳、爱做梦的孩子。 这类孩子多因肝阴不足、心神失养,饮用此茶能滋阴养血、安神息风,减少抽动发作。 最后必须提醒家长:这四组代茶饮针对的是轻微抽动,适合症状持续不超过1个月、不影响上课和社交的孩子。 如果孩子抽动频繁(每分钟超5次)、伴发声性抽动(比如骂人、尖叫),或持续时间较长,一定要先找专业大夫辨证,别盲目依赖代茶饮。 另外,调理期间要注意避免过度批评孩子、减少对抽动动作的关注,少吃甜腻零食和冷饮,保证充足睡眠。
抽动症:不管是清嗓子还是眨眼睛,学会两味药泡水,别看简单便宜,横扫各类小抽动!
灵松谈育儿
2025-10-21 19:51:04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