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种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消息,官方也报道了,搞得好像这个固态电池马上要来了一样,让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纠结了。 也有些人私信问我,要不要等固态电池,我的观点很明确:现在该买就买,真的不用等。 首先,大家要知道,央视等官媒报道的 “突破” 多是实验室成果,证明技术层面完全可行了,我们确实实现了突破,值得庆祝! 但从“实验室的样品”到“上车”,中间隔着“规模化量产”。 工艺鸿沟: 固态电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之间是固态和固态的硬接触,总会有缝隙,怎么完全填平这个缝隙,这也是这是技术突破的关键信息,而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就不需要考虑接触面的问题,所以固态电池的良率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供应链滞后: 现有锂电池生产线无法直接生产固态电池,产业链要从零开始:制造设备、生产工艺、供应商体系,全部需要重新摸索和建设。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资金投入问题。比如,仅涂布设备改造就需投入数十亿,全球适配的生产线不足 5 条。 验证周期长: 车规级电池要经过 10 万小时可靠性测试,特斯拉 4680 电池从发布到大规模装车都用了 3 年,固态电池只会更久。 所以,这不是短短两三年能完成的,真正量产至少5年后。 那按我这么说,要5年后,有人会问了,现在为什么有些车企已经发布了固态电池的车。比如,智己L6光年版、岚图追光、名爵MG4等。 这些都是半固态电池,还有5%-10%电解液,不是全固态电池。 大家之所以如此期待全固态电池,是因为它确实有太多优点。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理论上能达到现有锂电池的2倍以上。这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电池包,续航是锂电池的两倍,甚至更高,1000km续航完全不在话下。 固态电解质不可燃、不挥发,从根本上解决了锂电池热失控导致的起火、爆炸风险。 也不受温度的影响,液态电解液,在低温会粘稠,很影响锂离子的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锂电池在冬天续航拉胯的原因,固态的就没有这个问题。 可以说,固态电池基本上解决了现在锂电池的大部分缺点。所以,固态电池或许是终极方案。 缺点当然也有,贵! 材料成本高:核心的硫化物电解质粉体价格达 240 元 /kg,是液态电解液的 10 倍;固态另外正负极的制造成本也是传统锂电池的 2 倍多。 还有,刚刚我们前面讲了工艺难度大,良品低。包括早期产业链的建设,研发成本等等,都要通过固态电池赚回来的。 根据行业共识,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左右才会在高端车型上少量搭载,真正成熟并大规模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购车预算,至少还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 所以,现在买车真不用考虑,换下一辆的时候或许就该考虑了。 这两年车企的发力点其实是 “大电池增程车”,明年会看到越来越多80度电池的增程车,也许这才是现阶段更适合消费者的能源形式,你们觉得呢?
专家戳破“安全神话”:全固态电池不是万能神药,失控后果可能更严重“等全固态
【70评论】【37点赞】
郎头
等吧!要把现在的锂原料库存清了或者清的差不多了,才能上市。技术应该是成熟了,装车应该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