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研究霹雳-15残骸几个月,他们终于承认,印军真的捡到宝了 2025年5月,印巴边境上空硝烟刚散,印度旁遮普邦农田里突然热闹起来。有人捡到一截奇怪的铁疙瘩,仔细一看,竟是中国霹雳-15E空空导弹的残骸。 这消息一传开,印度国内一下子炸开了锅,军方科学家、媒体评论员、军迷全都不淡定了。 印军高层一边喊着“战略机遇”,一边火速把残骸送进实验室,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也亲自下场,各路专家连夜加班,生怕错过点什么。这根残骸,成了印度今年最火的军工“网红”。 事情得从头说。那年5月,印巴空战余温未退,印度在自家地头捡到这么个“宝贝”,不少人觉得简直天降机会。 DRDO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不光测量、拍照、还原残骸结构,还邀请外部顾问参与分析。 可惜,真正让人眼馋的部分——导弹的雷达导引头和核心电子模块,早已按规程在空中自毁,弹体只剩个不完整的燃料舱和点缀零件。 这个情节很有戏剧性,就像你期待淘到古董,结果只有个瓶盖。 即使现代导弹自毁几乎百分之百成功,印度工程师还是不死心,琢磨着从这堆“废铁”里挖点技术。外界开始怀疑,印度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在自我安慰。 但风向转得很快。几个月研究下来,印度DRDO很快发公开声明,承认残骸确实是霹雳-15E的产物,还喊出“战略金矿”,宣称能从中学到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推进燃料配方、抗干扰能力。 印度军方媒体开始大肆宣传“捡到宝”,舆论一片沸腾。有人比较霹雳-15E的技术参数,说这导弹射程超过150公里,能锁定多目标,印度要能抄作业,空军水平就能翻台阶。 不过,懂行的人都明白,有的“宝贝”看着亮眼,实际却是镜中花。就像专家点出,导弹残骸只剩壳子,核心机密早就被销毁,剩下的技术含量有限。印度想一口吃成胖子,恐怕有点痴人说梦。 说白了,这场“捡宝热”背后,倒是把印度军工的路径依赖暴露得一清二楚。很多人觉得,只要有点残骸、照着画个图纸,技术马上就能突破。 但真正的门槛,压根不在这点表面材料。霹雳-15E的发动机用的是双脉冲推进,雷达导引头涉及氮化镓芯片,这些核心环节全都卡脖子。 印度这几年搞自主研发,像“光辉”战机,国产化率还没上七成,很多重要零件还得进口。就算逆向工程能拆出点零零碎碎,缺了顶层集成,最后还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历史上,苏联曾经仿制美国响尾蛇导弹,虽然外形像模像样,可真正用起来毛病不少。 要知道,中国的霹雳系列还在不断升级,霹雳-16刚一亮相,性能又拉开了新差距。印度想靠捡残骸追赶,根本赶不上中国的迭代速度。 这场风波看似热闹,实则更像一场自我安慰。印度军方和媒体的“承认”,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调和。对外宣称捡到宝,实际技术壁垒高得像大山。 靠逆向工程“摸鱼”,终究不如正儿八经自主创新来得踏实。中国近年来在军工领域不断创新,不仅技术自成一体,还乐于开放合作。 对比之下,印度何不考虑直接采购?有时候,抄作业不如买现成,至少省心省力。正如有评论说,别总盯着别人扔下的“骨头”,想吃肉还得自己练好厨艺。 霹雳-15这点残骸,真能带来技术腾飞,恐怕也只是美好幻想。大国竞争,终究拼的是创新能力和产业生态。印度这回“捡宝”事件,最后只会加深那道看不见的技术鸿沟。 参考资料:口嫌体直:印度决定借鉴PL-15先进技术研发自身导弹 2025-10-19 14:31·观察者网
你问我为啥巴基斯坦没几个印度教徒,印度却养着一亿多穆斯林?别急,听我唠。
【98评论】【57点赞】
杯具哥
这是霹雳-15E外贸型导弹。印度别这么抠,直接去买一枚研究就好了~~~[狗头][并不简单][滑稽笑][抠鼻]
用户63xxx32
就算给他图纸,印度也没能力造出来
飘逸
恒河水从来不产王多鱼!
老王
瞎吹,印度军工技术领先我们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