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詹才芳因病住院,李先念约徐向前一起去看望他,谁知徐向前却说:“有件事没办好,我不敢去见他,你先去吧!” 北京初冬的风带着冷意,从中南海外的松柏间钻过。消息传来,说詹才芳又住院了。李先念放下手中的文件,沉思片刻,便让人去联系徐向前。 两位老战友多年同生共死,如今都步入暮年,一起去探望老部下,原是理所应当的事。出乎意料,徐向前在电话那头沉默许久,只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有件事没办好,我不敢去见他。”一句话留下一团雾气,传遍当时的军内圈子,也在多年后成为未解的悬念。 詹才芳的名字,在第四野战军的历史里刻得深。出身湖北红区,行事干练,是从血火中闯出来的指挥员。战争年代里,他带兵冲锋,动作果决,深得林彪与部下信任。 建国后,他调任广东,担任省军区主要领导。南方的湿热让旧伤难愈,身体每况愈下。医疗条件虽好,可积劳成疾的后遗症并非几次住院能缓解。那段时间,他仍保持军人的作息习惯,每天清晨起身整理内务,把病床铺得笔直,仿佛还在军营。 彼时的李先念,已在中央任要职。日程紧、事务多,但提起老战友的名字,总要问一句近况。两人共过险滩,打过硬仗,彼此之间有着几十年的信任。 那天,他听说詹才芳病情加重,立刻提出要去探望,还特意约徐向前同去。按理说,三人同属老部下、老上级的关系,一起见面再自然不过。话说出口后,气氛微妙地停顿。徐向前没有立刻回应,只低声叹息,语气带着几分难以言明的迟疑。 徐向前那时的身体已不算硬朗,行动缓慢,精神间或不济,但他的思维仍敏锐。传闻中,他口中的那句“有件事没办好”,或许指的是某个尚未落实的军中事务,也可能是与詹才芳有关的历史遗留问题。 外界众说纷纭,却无确凿资料。李先念听后没有再追问,只让秘书准备车子,独自去了医院。那天的北京天色灰沉,医院长廊里回荡着脚步声,李先念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复杂的重量感。 回溯往事,詹才芳与徐向前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多有交集。两人性格迥异——徐稳重、谨慎;詹果决、敢拼。 战场上意见不合时,也常争得面红耳赤,但打完仗又能并肩喝碗热汤。到了和平年代,身份变化、职责分工,各自承担不同的政治压力。 时间推移,人事变动,有些旧账无人再提,有些情谊被尘封在心底。到了八十年代初,那些未完的对话和尘封的往事似乎又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唤起。 李先念走进病房,空气中弥漫着药味。詹才芳靠在床头,神情平静,看见来人,微微一笑。多年风霜刻在脸上,目光仍有军人的坚毅。 病情让身体消瘦不少,但神情里透出一股不肯屈服的劲。李先念握住那只干瘦的手,叙旧的言语不多,只是安静地坐着。 病房窗外的白杨树在风中摇动,光影在墙上晃动,仿佛把往昔的岁月一点点铺展开。短暂的探望结束后,李先念站起身,回望床边的那张脸,神情复杂,像是想起了许多旧事。
1957年李克农病重,对周总理说:此人是国家安全工作最佳后继人选!1957年
【1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