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新能源车的战场真是比电视剧还精彩。谁能想到,10月份的增程SUV榜单一出,问界M8直接干到两万一千多辆,稳坐头把交椅,简直是开了挂。而另一边,曾经风光无限的理想L9,这次只卖了三千八百多辆,排到第16,看着都替它捏把汗。整个榜单像一场大洗牌,有人冲上云霄,也有人默默退场。 问界M8这销量可不是凭空来的。看看它那套打法,简直是把准了高端家庭的脉。华为的鸿蒙座舱加上ADS智能驾驶系统,坐进去就像进了未来的智慧客厅,车能和家里的华为设备无缝联动。人家白敬亭开着它跑完西藏回来都直夸,那种复杂路况下给的安全感和舒适度确实没得说。再加上赛力斯超级工厂的产能保障,让用户不用等太久就能提车,这种“上市即交付”的体验本身就成了竞争力。 理想L9的处境就有点尴尬了。曾经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打家庭牌确实火过一阵,可现在对手们都跟上来了。问界M8直接上了32英寸后排投影,领克900搞出8点按摩座椅,大家都会玩舒适配置了。更关键的是,理想那套智能驾驶系统在城市复杂路况下表现不太稳定,用户反馈急刹有点频繁,而华为ADS系统已经在暴雨天AEB、逆光通行这些硬指标上拉开了差距。当消费者开始把“智驾可靠性”看得比“移动客厅”更重要时,理想L9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这场洗牌背后其实是技术路线的较量。增程式虽然解决了里程焦虑,但随着蔚来、小鹏这些纯电车型续航突破1000公里,增程式被一些人看成是“过渡方案”了。理想L9的纯电续航280公里,比问界M8的310公里要短一截,快充完整耗时超过1小时,在充电便利性上吃了亏。特别是北方用户,零下十度环境续航直接缩水近三成,这让很多务实家庭转向了其他选择。 车企的竞争早就不是简单堆配置了,现在拼的是整个生态。问界通过鸿蒙系统把车、家、手机连成一体,这种生态闭环的粘性让用户复购率高达45%,而理想只有18%。再加上问界那边“野生销售员”自发带货,榜首夫妇一天半就推荐出280台车,这种口碑效应比什么广告都管用。反观理想,部分经销商因为库存压力开始私自降价,甚至把展车从核心位置挪到角落,这种渠道反噬直接影响了品牌形象。 这场销量变局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光有华丽的参数和配置已经不够了。能不能在智能驾驶、生态互联这些核心体验上建立真正的技术护城河,才是接下来活下去的关键。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激烈的竞争倒是好事,大家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不过在这种快速迭代的市场里买车,还真得看清楚哪家是在做长期技术积累,哪家只是短期堆料。问界M8 华为车问界m9 华为车问界M8 华为问界销量 问界m9m7 问界m8m9 问界m8销量 问界m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这年头,新能源车的战场真是比电视剧还精彩。谁能想到,10月份的增程SUV榜单一出
甜美少女心
2025-10-21 13:40:02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