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锐聪妈妈打算陪读叶锐聪,因为她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她是2014年发现的癌,202

拾九观人间 2025-10-21 10:54:37

叶锐聪妈妈打算陪读叶锐聪,因为她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她是2014年发现的癌,2022年全身转移。   东莞寮步镇叶家祠堂的红绸还没拆下,邓惠东就攥着儿子叶锐聪的手腕往医院走。   10月19日的认亲宴上,她给1米83的儿子戴上二十多万的金链子时手还在抖,此刻掌心的温度却异常坚定。   医生刚提醒她,骨转移的癌细胞已压迫神经,接下来需要规律治疗,而她唯一的要求是“去儿子上学的城市住”。   这份陪读的执念,藏着一个母亲十八年的亏欠与挣扎。   对邓惠东来说,陪在儿子身边的每一天,都是从癌细胞手里“抢”来的团圆。   故事要从2007年11月的那个午后说起。   当时7岁的女儿正抱着9个月大的叶锐聪在门口玩,孩子脖子上挂着奶奶打的小金牌,刻着“锐聪”两个字。   一辆倒退的面包车突然停下,两个男人冲下来抢走孩子,邓惠东被推倒在台阶上,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尾巴消失在巷口。   后来警方发现,那块金牌被人贩子随手扔在草丛里,半年后清洁工捡到送回时,上面的泥垢都浸成了深褐色。   次日,邓惠东就背着寻人启事上路了。   那些年她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潮州的街头发了半年启事,福建的村镇挨家挨户打听。   最狼狈的一次在河南,听说有个孩子后枕有红印,连夜坐硬座赶去,却发现是湿疹留下的痕迹。   返程时没钱买卧铺,她把儿子的旧照片贴在胸口,在硬座上坐了三十多个小时。   2014年的体检报告像记闷拳,把她砸懵了,是癌症。   可她攥着报告照样出门寻亲,只是背包里多了药瓶。   那时候觉得,活一天就多找一天,于是她白天发启事,晚上在地下室熬药,皮肤被药副作用浸得浮肿,头发掉得只能戴假发。   更重的打击在2022年到来,癌症全身转移。   躺在病床上的那天,她拉着女儿的手哭,如果自己有事,让女儿别再找了。   可女儿抹掉眼泪说,我们眼睁睁看着弟弟被抢,不能放弃。   女儿后来高考超线80多分,却要报警校,邓惠东才懂,这孩子把寻亲的责任扛在了自己肩上。   而支撑她熬过来的还有孙海洋,2017年结识后,孙海洋带着她走出东莞,教她用社交账号寻人。   那时候两人住得近,却不知道叶锐聪其实就在他们身边长大,菜市场、校门口不知擦肩而过多少次。   2021年孙海洋找到儿子时,邓惠东又哭又笑,失落自己的孩子还没消息,却又觉得“他能找到,我也能”。   转机出现在2025年9月,东莞警方的DNA比对系统跳出了匹配提示。   接到电话时,邓惠东正在更新寻亲账号,手机“啪”地掉在地上。   第一次见面在派出所,她盯着眼前青年后枕的红印,和记忆里9个月大的儿子一模一样,生怕是玩笑。   她不敢逼儿子喊妈妈,只说“叫我东姐就行”,儿子笑着应了,她却转过身抹眼泪。   10月19日的认亲宴摆了50桌,郭刚堂、孙海洋都来了。   邓惠东领着儿子跪在祠堂,族里老人在族谱上写下“叶锐聪”,她对着祖宗牌位磕头,妈,您孙子回来了。   给儿子戴金链子时,有人说太招摇,她笑着回应,十八年的亏欠,这点算什么。   如今,邓惠东的体检报告上肿瘤标志物降了40%,但医生说仍需密切观察。   她和丈夫、女儿商量好,轮流去西华大学陪读,儿子已经办了走读,每天放学陪她去医院,还在DNA实验室勤工俭学,说要学刑法“把拐卖犯送进监狱”。   在这场跨越十八年的团圆里,邓惠东的癌症成了最沉重的注脚。   她用半生寻亲对抗病魔,如今要用房檐下的陪伴弥补时光。   公安部数据显示,“团圆系统”上线7年已找回10932个孩子,但仍有家庭在等待。   她知道自己的时间可能不多,但只要能陪着,十八年的空白就能慢慢填满。   这世上最坚韧的从来都是母爱,能对抗病魔,能穿越时光。   愿邓惠东的陪读时光长一些,更长一些,也愿所有被拐的孩子都能早日回家,让等待的父母少些遗憾。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2025-10-18发布:叶锐聪母亲讲述儿子被抢18年,曾查出癌症叮嘱女儿:万一我有什么事,你不要再找弟弟

0 阅读:42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