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可乐定真不如菖麻熄风片!平肝息风还安神,眨眼、耸肩、清嗓子都能治 坦白讲

灵松谈育儿 2025-10-21 08:53:42

抽动症:可乐定真不如菖麻熄风片!平肝息风还安神,眨眼、耸肩、清嗓子都能治 坦白讲,可乐定、利培酮、氟哌啶醇等西药只能起到一个控制作用,并不能彻底治愈抽动症。 毕竟在西医的概念里,抽动症是无法治愈的,孩子只能终生困在吃药-控制-吃药-控制中。 但中医对抽动症的解读,完全是另一回事。 中医认为:抽动症是肝的问题。因为肝主筋,肝血不足、肝气郁结或肝风内动等,都会引发筋脉不自主地痉挛、震颤,从而表现出眨眼、挤眉弄眼、耸肩、摇头、清嗓子等一系列抽动症状。 绝大多数抽动症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发脾气、情绪激动就犯病,这正是肝主疏泄功能失调的直接体现。情绪不畅时,肝风易动,抽动症状自然随之加重。 所以只要一个中成药菖麻熄风片,平肝熄风,就能帮抽动症孩子稳定下来。 1 菖麻熄风片 【组方】白芍、天麻、石菖蒲、珍珠母、远志 【方解】白芍养血柔肝,天麻平肝息风,石菖蒲开窍豁痰,珍珠母平肝潜阳,远志安神益智。全方标本兼顾,既针对肝风这一病机本质,又改善抽动、烦躁等。 【功效】平肝息风,安神化痰。 【适用于】肝风内动挟痰所致的抽动症,具体表现为眨眼、挤眉弄眼、耸肩、摇头、清嗓子、肢体抽动等,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症状加重,部分伴有口干、烦躁、睡眠差、舌苔薄白等。 2 临床医案 患儿张某,男,8岁,因频繁眨眼、耸肩半年,加重1个月就诊。曾服用可乐定治疗2个月,症状有所控制但停药后复发,且孩子出现嗜睡、精神不振的副作用。 辨证:孩子面色偏红,烦躁易怒,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属肝风内动挟热证,以菖麻熄风片为基础方进行加减: 基础方:白芍、天麻、石菖蒲、远志、菊花、钩藤、栀子、淡竹叶、全蝎、僵蚕、薄荷、连翘等。 3周后复诊患儿眨眼、耸肩频率明显减少,清嗓子症状基本消失,烦躁情绪有所缓解。原方加减继续服用4个多月,孩子的抽动症基本消失。进入2个月巩固期之后,没再复发。 3 为什么有人吃菖麻熄风片效果不佳? 很多家长反映,给孩子吃了菖麻熄风片后效果并不理想,这并非药物本身的问题,而是忽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原则,主要原因有两点: 1、不建议盲目选择中成药,定制汤剂更合适 中成药是固定方剂,适用于大多数典型证型,但每个孩子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伴随症状都不同——有的孩子偏于肝血不足,有的偏于痰浊内阻,有的则夹杂肝火等问题。 孩子不是照着教科书生病的,千人一方难以精准贴合个体情况。 而中药汤剂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辨证结果灵活加减药量、调整配伍,个体化治疗,效果会更精准、更显著。 2、没辨清孩子的具体证型,用药不对症 菖麻熄风片主要针对的是“肝风内动挟痰”证型的抽动症,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但并非唯一证型。 抽动症在中医辨证中还有“阴虚风动”“痰火扰心”“脾虚肝旺”等多种证型,这类孩子服用菖麻熄风片自然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因药性不符加重症状。 所以还是那句话,西药治标不治本,且可能伴有嗜睡、头晕等副作用;中成药虽标本兼顾,但存在一定的证型局限性。 抽动症的治疗需要精准辨证、个体化用药,如果家长没有专业的中医知识分辨孩子的证型,建议及时寻求正规医院专业中医的帮助,通过辨证开方制定专属治疗方案,才能省时省力。

0 阅读:6

猜你喜欢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