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长表示,如果中美开战,可能会比抗美援朝打得更惨烈。他说,美方不想开战,但会

快乐小鼠 2025-10-20 19:00:25

美国防长表示,如果中美开战,可能会比抗美援朝打得更惨烈。他说,美方不想开战,但会做好准备。对此,我国外交部回应表示:“三不”:不挑起战争、不害怕战争、不怕任何威胁。

美国防长这番关于中美开战惨烈程度的表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当下亚太地缘格局的深刻变化。早在2023年香格里拉对话上,前防长奥斯汀就警告台湾冲突将带来毁灭性后果,影响全球经济远超想象。如今,新防长赫格塞斯在2025年5月的同一场合,进一步升级调门,称中国对台湾的威胁已迫在眉睫。

这种连续性言论,反映出华盛顿对北京军力跃升的警觉。七十多年前朝鲜战场,美军曾以绝对技术优势推进,却在志愿军顽强抵抗下付出3.6万余名士兵代价,最终签署停战协议。那段历史让美方铭记教训,如今重提“更惨烈”,意在借历史镜像当下,提醒盟友加强围堵链条。从南海巡航到台海演习,美军动作频仍,试图重塑岛链防御,但中国海军舰艇总数已超400艘,年建造速度是美方的数倍,这种对比让华盛顿的底气渐显不足。

中美军力差距的缩小,是美方言论频发的深层动因。全球火力指数显示,中国在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领域领先,射程覆盖亚太关键海域,而美军F-35项目虽耗资超1.7万亿美元,却饱受软件故障和交付延误困扰。1950年,美国钢产量是中国146倍,军机数量更是数百倍之差,那时中美对抗如乞丐对龙王。

可如今,中国军工效率高企,一年下水舰艇量堪比美方几年总和。这种转变源于中国持续投入国防现代化,2024年军费达1.67万亿元人民币,重点倾斜高科技领域。美方表面喊“不想开战”,实则通过渲染惨烈后果,施压周边国家增加军购,如菲律宾从美购价值5亿美元导弹系统。这套逻辑延续冷战思维,视中国为首要挑战,却忽略了北京一贯的防御姿态。抗美援朝胜利证明,中国从不主动挑事,但遇威胁必坚韧回应,如今实力更强,威慑话语难成筹码。

美防长的话术设计精妙,一面强调准备,一面回避主动意图,实际是为盟友造势。2025年香格里拉对话上,赫格塞斯敦促亚太国家提升军费,称需匹配“现实挑战”,这与奥斯汀2023年呼吁对话形成对比。前者更趋对抗,后者至少留对话余地。但中国外交部回应“三不”——不挑起战争、不害怕战争、不怕任何威胁——直击要害,彰显自信。美方盟友响应不一,日本虽增购美制导弹,却在东盟框架下寻求平衡;越南加强南海巡逻,但不愿全盘站队。这种裂痕源于美军在亚太的实际表现:航母穿越台海虽常态化,却频遭中方战机伴飞,暴露后勤压力。全球供应链高度 interdependence,一场台海冲突将中断半导体供应,损失或达2万亿美元,美方深知此中利害,却仍用历史惨烈比喻施压,试图逼中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事实是,北京已构建完善防御体系,2024年东风系列导弹测试频次增加,覆盖力达美本土边缘。

中国外交部的“三不”表态,接地气却掷地有声,体现了大国风范。不挑起战争,坚守和平发展路;不害怕战争,源于底气十足;不怕威胁,源于历史经验。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以小米加步枪阻挡机械化洪流,如今高科技加持,防御网更密。美方渲染惨烈,实际担心霸权松动,2024年全球军力排名,中国跃居第二,仅次美军,但区域优势明显。南海仲裁案后,北京推进岛礁建设,增强持久力,而美军巡航虽多,却依赖盟港补给,易成软肋。外交回应后,国际舆论分化:欧洲媒体剖析美方意图,亚太评论员认可中国克制。赫格塞斯上任后,推动太平洋导弹库存翻番,但盟友买单意愿有限,澳大利亚虽签AUKUS协议,却拖延核潜艇交付。这番互动,凸显中美博弈从军事转向综合,经济、科技领域更需警惕。

中美互动的深层逻辑在于,历史教训与现实考量交织。抗美援朝让美方尝到多线作战苦头,如今亚太多点摩擦,更需谨慎。赫格塞斯警告虽尖锐,但忽略了中国经济韧性,2024年出口增长7%,军民融合加速创新。外交“三不”回应,赢得国际认可,联合国报告赞中方维和贡献超2万兵力。美军虽全球部署,却在阿富汗撤军后信誉受损,2025年招兵难达标20%。中国则稳步推进“一带一路”,亚非拉伙伴超150国,软实力辐射广。这种对比,让美方话语空洞。未来博弈,规则导向更关键,北京主张多边主义,美方单边主义难以为继。事件虽小,折射大国责任:克制方能共赢,冒险只招祸端。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快乐小鼠

快乐小鼠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