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农民忙着过腊八节,一卖油郎来到南龙岗村,拿起糖果问玩耍的小孩:“你家有八路军吗?”小孩嬉笑说:“有七八个。”当夜370个日伪军摸进村庄,八路军团长闵鸿友问:怎么才来这几个? 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河北行唐县的老乡们正琢磨着怎么过这个腊八节,就算锅里没啥好东西,那份对日子的盼头也得有。就在南龙岗村,几个冻得鼻涕拉碴的小孩在村口打闹,一串“嘿嘿哈哈”的笑声,算是给这灰扑扑的冬日添了点颜色。 这时候,村里来了个陌生人,挑着个油担子,晃晃悠悠的,像个走街串巷的卖油郎。他放下担子,笑眯眯地从兜里掏出几块糖,那糖纸在太阳底下闪着光,孩子们的眼珠子立马就跟过去了。 “小朋友,吃糖吗?”他晃了晃手里的糖果,跟变戏法似的。 孩子们哪见过这个,口水都快下来了,一个劲儿点头。 “叔叔问你们,这村里……有八路军吗?”卖油郎的声音压得很低。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胆儿大的孩子,盯着那几块糖,脆生生地说:“有啊,有七八个吧。” 其他孩子也跟着起哄,仿佛这是一个顶好玩的游戏。 卖油郎心里那块石头落了地,他把糖分给孩子们,挑起担子就走了。他觉得这趟活儿干得漂亮,小孩子嘛,嘴里哪有谎话?他不知道,他用几块廉价的糖果,买走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情报,也买好了自己通往黄泉路的路票。 这颗糖,甜了孩子的嘴,却也差点给整个南龙岗村,乃至驻扎在这里的八路军十七团,招来一场灭顶之灾。 说起这十七团,那在冀中是块硬骨头。团长叫闵鸿友,是个从大别山革命老区一路拼杀出来的汉子。这支队伍刚在平汉铁路上干了件大事,把日军的军用列车炸上了天,缴获了不少好东西。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日本人脸上挂不住,跟疯狗一样到处找八路的主力,非要报复不可。 于是,他们就派出了汉奸,化装成各种小商小贩,四处刺探情报。这个名叫老白洋的卖油郎,就是其中一个。他拿到的“七八个八路”这个情报,让日军指挥官喜出望外。他们一合计,区区七八个人,就算八路军再能打,一个顶十个,那也不过百十来号人。为了稳妥起见,他们决定派出三倍多的兵力,凑了370多个日伪军,打算来个一锅端。 他们觉得这简直就是一次武装游行,轻松加愉快。 腊八节的凌晨,天黑得像泼了墨。370多个日伪军,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南龙岗村外,把整个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带路的,正是那个汉奸老白洋。他缩着脖子,心里盘算着这次能领多少赏钱。 可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一双眼睛早已在黑暗中盯上了他们。 村里有个老大爷,天没亮就起来拾粪。他刚走到村南头,就借着微弱的天光,看到沟壑里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影,还有战马在寒风里打着响鼻。老大爷心里“咯噔”一下,吓得魂飞魄散,但他没敢声张,猫着腰,连滚带爬地就往村里跑,直奔团部。 这时候,闵鸿友也已经起身了。这位打老了仗的指挥官,有个习惯,越是风平浪静,他心里那根弦绷得越紧。 他正准备带警卫员去查哨,就跟火急火燎跑来的老大爷和通信员撞了个满怀。 听完老大爷的报告,闵鸿友非但没有慌张,反而眉头一皱,问了句让身边人差点惊掉下巴的话:“怎么才来这几个?” 这不是狂妄,这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指挥官,对自己部队和战场形势的绝对自信。他早就料到日本人会来报复,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是他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轻敌,只派了这么点人来送死。 其实,孩子们也没说谎。那天,十七团的大部队确实都去北龙岗开会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了,村里留守的,真的就只有一个班的兵力,七八个人。一个无心的真话,却造成了完美的战略欺骗,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奇妙之处。 既然敌人送上门来,哪有不吃的道理?闵鸿友立刻下令,部队迅速进入预设阵地,张开一张大网,就等着敌人一头扎进来。 天蒙蒙亮的时候,日伪军发起了进攻。他们以为会是一场轻松的扫荡,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从四面八方泼过来的弹雨。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瞬间撕碎了村庄的宁静。日伪军一下子就懵了,他们像是掉进了饺子馅里,被包了严严实实。 “怎么回事?不是说只有七八个人吗?”汉奸老白洋在队伍里鬼哭狼嚎,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七八个”八路军,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几百上千人? 战斗并没有持续太久。被“反包围”的日伪军,在八路军的内外夹击下,迅速崩溃。 有的被当场击毙,有的跪地投降。那个不可一世的日军大队长,也被一枪撂倒。汉奸老白洋,则在混乱中被活捉。 这场南龙岗反包围战,十七团以极小的代价,歼敌200余人,俘虏了日军7人、伪军18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成功,更是一场“人民战争”的生动体现。
日寇暴行:内乡岳家营惨案 1945年春,日军侵占西峡口后,岳家营(今属西峡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