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美国参议院即将授权特朗普,对中国加征500%关税。不仅加征关税,美财长还

未央秘史 2025-10-20 16:46:17

美财长:美国参议院即将授权特朗普,对中国加征500%关税。不仅加征关税,美财长还放话:“如果美国推迟稀土限制计划,美国可以考虑暂停对中国高关税的期限。” 这500%的关税简直夸张到让人怀疑是不是统计单位出了错,要知道2018年特朗普政府挑起对华贸易战时,最狠的关税也才25%,当时就已经引发了美国国内市场的连锁震荡。 如今直接把税率拉到五倍的水平,无异于给全球贸易链捆上了一颗定时炸弹,根据高盛集团的研究报告,此前的关税成本已经开始加速向美国消费者转移,截至今年6月消费者已经承担了22%的关税成本,若这轮500%的关税落地,到年底消费者负担比例可能飙升至55%,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将多支出2400美元,服装和鞋类价格短期内甚至可能分别上涨38%和40%。 这哪里是制裁中国,分明是给本国消费者的钱包开了个大口子,难怪有美国媒体调侃,这届政府的关税政策比通货膨胀更能掏空普通人的积蓄。 再看美财长抛出的稀土筹码,这波操作更是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短板,他们大概忘了,全球稀土产业链的话语权早就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而精炼产能更是占据了90%的份额,尤其是制造F-35战斗机、核磁共振设备等高端产品必需的重稀土,中国几乎是全球唯一的分离来源地。 美国嘴上喊着要限制稀土进口,实际上却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支持,美军现役及在研的153种主战装备中,87%的供应链都要经过中国稀土加工环节。 这种“一边依赖一边制裁”的矛盾局面,就像一个人死死抱住电线杆还想往前跑,最后只能是自己摔得鼻青脸肿。 回顾历史,美国这套贸易胁迫的手段其实早就用过,只不过每次都没占到什么便宜,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美国通过逼迫日元升值试图解决贸易逆差问题,结果虽然短期压制了日本出口,却意外催生了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 但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我们既没有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更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作为缓冲。 反观美国,当年对日本的贸易施压没能解决根本问题,如今对华加征关税的六年里,贸易逆差不仅没减少,2023年反而达到了1.06万亿美元的高位,所谓的“制造业回流”更是成了空谈。 就连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都承认,2018年以来的关税政策并没有增加相关行业就业,反而让美国企业失去了重要的海外市场。 美国对欧盟的贸易战案例更能说明问题,2025年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后,欧盟立刻宣布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反制关税,导致美欧双方的出口都出现下滑,美国经济增长也因此被拖累至少0.2个百分点。 如今美国想把这套“关税威胁+筹码交换”的玩法复制到中国身上,显然是低估了中国的反制能力,要知道,中国不仅是美国众多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更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前中国对美国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加征关税后,美国农民不得不依赖政府补贴维持生计,而大豆出口更是迅速被巴西等国抢占市场份额。 如果美国执意加征500%关税,中国完全有能力在更多领域采取反制措施,到时候受损的恐怕不只是美国消费者,还有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 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所谓的“推迟稀土限制换关税暂停”,本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霸权逻辑,他们试图用不合理的关税威胁逼迫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让步,却忘了贸易谈判的基础是相互尊重而非单方面胁迫。 中国近年来不断升级稀土出口管制,目的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资源被用于军事领域,这完全是依法行事的正当举措。 而美国却想把稀土问题政治化,用贸易手段进行捆绑,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也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要知道,稀土作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美国的限制计划一旦实施,受损的不仅是中国企业,还有全球范围内依赖稀土供应链的众多行业。 说到底,美国这波对华贸易操作,既暴露了其对全球产业链的认知不足,也凸显了其单边主义的思维定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贸易保护和胁迫手段获取利益的做法,最终都会遭到市场规律的惩罚。 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拿捏的国家,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应对各种贸易挑战,而美国如果继续执迷不悟,只会在贸易战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让自己的经济和国际信誉都付出沉重的代价。 毕竟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市场中,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搞零和博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这一点历史已经给出了足够多的教训。

0 阅读:0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