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三台盾构机能搅得中印德三国都不安生?最近,德国驻印度大使阿克曼公开喊话,说中国不让三台德国品牌盾构机出港,给德国企业和印度高铁工程都添了堵。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可事实真像他说的那么简单?先看看这三台盾构机的用途。它们不是普通工程设备,是要运往印度 “德里 - 孟买” 高铁项目的核心设备,而这个项目背后,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 印度的高铁梦一直依赖外部力量,这次德里 - 孟买高铁找了日本合作,却又采购德国盾构机,本想凑齐 “国际顶配”,没成想在设备运输上卡了壳。德国大使急着发声,倒像是忘了先查查这三台设备的 “身份”。 要知道,中国对高端设备出口有严格的合规审查,尤其是可能涉及敏感技术的产品。这三台盾构机虽然挂着德国品牌,但其核心零部件,比如主驱动系统、刀盘刀具,有不少是中国企业生产的,甚至包含一些受管制的精密技术。 德国企业当初找中国供应链合作,图的是性价比和技术稳定性,现在却想绕过合规审查直接出货,哪有这么容易?中国不是不让出港,是要先确认设备不涉及技术泄露风险,这是每个主权国家都会做的底线操作,怎么到了德国大使嘴里就成了 “添堵”? 印度那边更是急得不行,德里 - 孟买高铁已经多次延期,原本计划 2023 年通车,现在拖到 2028 年还没谱。这次盾构机卡住,印度媒体直接把矛头指向中国,说中国 “破坏印度基建”,却绝口不提自己项目本身的混乱。 要知道,这个高铁项目从一开始就问题不断,征地纠纷、资金短缺、技术衔接不畅,光日本方面就因为印度的拖延索赔过好几次。现在把锅甩给中国的设备审查,不过是想转移国内对项目烂摊子的注意力罢了。 德国企业其实也有苦说不出。一方面,印度催得紧,违约金一天比一天高;另一方面,中国的合规审查流程不能跳过,毕竟涉及敏感技术,一旦出问题,德国企业要承担的责任更大。当初图省事用了中国零部件,现在却陷入两难境地。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背后还藏着技术博弈。中国盾构机产业这些年发展迅速,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70%,在核心技术上早已打破欧美垄断。德国品牌虽然有名,但在部分关键部件上,早就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持。 这次审查,也是给所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外企提个醒:合作可以,但合规是前提。不能一边用着中国的技术和零部件赚钱,一边又想无视中国的监管规定,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印度要是真为高铁项目着急,不如先梳理好自己的内部问题,别总想着靠甩锅解决问题。德国大使也该冷静下来,了解清楚合规审查的必要性,而不是急着站在印度那边指责中国。 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支持正常的国际贸易合作,但绝不让步的是技术安全和国家利益。三台盾构机卡住,不是故意添堵,而是合规审查的正常流程。等审查确认没问题,该出港自然会出港。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一场因 “想走捷径” 引发的闹剧。德国企业想绕过合规,印度想掩盖项目混乱,才把简单的设备审查炒成了 “三国纠纷”。真要解决问题,各方不如沉下心来按规矩办事,别再搞这些没用的舆论炒作了。
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表示:过去是我们控制全球,我们对中国实施制裁,现在倒过来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