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吴石将军在马场町洒下热血后,隐蔽战线的接力棒,悄悄传到了另一个人手里。 这人藏得太深了——国民党中将参谋徐会之,听起来是不是和“红色”半点不沾边?可谁能想到,他是咱们埋在敌人心脏里,最锋利的那把刀。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位戴着中将肩章的军官,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入了党。为了钻进国民党核心圈,他故意演了出“脱党”的戏码,从基层军官一步步往上爬,身边全是戴笠的旧部、蒋介石的亲信,愣是在狼窝里蛰伏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他递出来的情报,哪一份不是关系到战局走向的关键? 1950年那阵,吴石将军牺牲后,国民党查得像疯了一样。有个军统特务盯上了徐会之,天天往他办公室跑,一会儿聊军务,一会儿摆反共传单,眼睛瞪得像鹰隼,就等着抓把柄。换谁都得慌吧?可徐会之偏不,他反倒主动去开反共会,还扔出几条“狠招”,看似立场坚定,实则用这招“以毒攻毒”,把特务骗得团团转。这心思,这胆魄,一般人真学不来。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那股子韧劲儿。有回组织要国民党的兵力部署,全城戒严,信件查得比针还细。徐会之想都没想,把情报用密写药水抹在自己的中将制服内衬上,亲自开车闯过三道卡子,亲手交到联络员手里。后来有人问他怕不怕,他只说:“牺牲的战友多了去了,我这点险算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让他回大陆,他却摆摆手。那会儿国民党残余还在蹦跶,好多潜伏的同志断了联系,他说:“我在这儿,用处更大。”就这么又守了四年,直到1954年身份暴露,被特务逮了去。 监狱里的酷刑没让他皱一下眉,威逼利诱更甭提了。1955年在台北,他走的时候才48岁,硬是没吐一个字。 有人说隐蔽战线的英雄没名没姓,可徐会之用十二年潜伏、一腔热血告诉你:真正的信仰,从不用名字吆喝。吴石将军的血没白流,徐会之的苦没白受,他们藏在暗处,却把光引向了黎明。 换作是你,在那样的绝境里,能撑过几个回合?
1950年,吴石将军在马场町洒下热血后,隐蔽战线的接力棒,悄悄传到了另一个人手里
峡谷中穿行的穿越者
2025-10-19 20:12:23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