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谋求连任! 【环球时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0月18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明确表示,将参加2026年11月举行的以色列大选并寻求连任。他在节目中称,对胜选抱有信心。这一表态,正值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加沙冲突进入停火与人员交换阶段,同时也伴随着围绕被扣押人员遗体移交的争议,使得以色列国内政治与地区局势更加复杂。 内塔尼亚胡表示,只有在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实现非军事化之后,战事才会彻底结束。他明确表示,当前的停火协议只是阶段性安排,冲突并未真正终结。这一立场延续了他一贯的强硬政策,即将军事打击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以军事手段推动对哈马斯的全面压制,同时确保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的主导地位。 哈马斯现在向以色列移交13具遗体,但以方此前认定其中一具并非被扣押人员。根据10月13日启动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哈马斯于当天释放了20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以色列则释放了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和在押人员。然而,围绕被扣押人员遗体的移交问题,双方再次陷入争执。 以色列政府14日以哈马斯未按期移交全部遗体为由,宣布暂停重新开放拉法口岸,这是向加沙地带输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重要通道。拉法口岸自暂停后至今仍未恢复开放。以方称口岸的重启将取决于哈马斯是否完成全部遗体的移交。哈马斯方面则解释称,部分被扣押人员的遗体被埋在以军摧毁的地道或建筑废墟中,搜寻工作面临极大困难。哈马斯要求以色列允许重型设备和挖掘工具进入相关区域,以便加快搜寻与移交进程。但截至目前,以色列尚未对此请求作出积极回应。 从当前局势来看,虽然加沙停火协议在人员交换方面取得初步进展,但在核心问题上,双方分歧依然严重。以色列坚持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而哈马斯则不可能接受这一条件,因为这等同于放弃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此外,围绕被扣押人员遗体的争议,不仅影响到停火协议的后续执行,也加剧了以色列国内对政府处理危机能力的审视。 内塔尼亚胡此时宣布参选,显然意在巩固其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并借助当前的安全议题争取选民支持。长期以来,内塔尼亚胡以“安全先生”的形象示人,将强硬对抗哈马斯、保障以色列国家安全作为主要政绩。在冲突尚未完全平息、民众情绪依然紧张的背景下,这一策略具有一定民意基础。 当前局势表明,加沙冲突的解决远非一次停火协议或人员交换所能达成。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矛盾,既有军事对抗的表象,也有深层的政治与领土争端。在地区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内塔尼亚胡的连任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内塔尼亚胡绝不会放弃,这与其谋求大以色列计划的目的如出一辙,都是为了自己未来不被清算。 当美国造船梦碎、美元镰刀卷刃,中国如何用稀土一剑封喉?韩华踩两条船为何瞬间翻覆?美联储降息是救市还是认输?百年霸权会否在太平洋现出原形?答案,藏在这场比关税更惊心动魄的规则重构里——你,敢不敢读懂中国的下一步?
在特朗普公开站台后,以色列执政党“利库德集团”的多名内阁部长签署联名信,要求以色
【9评论】【15点赞】